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小聖堂- 聖依納爵小堂

聖依納爵小堂(St. Ignatius Chapel),位於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56號華仁書院。在1959年開始在主日舉行彌撒,1991年起屬聖德肋撒堂區。


小聖堂是基督徒聚集和禮拜的場所,尤指沒有神職人員常駐的教堂。它可以附屬於各種機構,例如較大的教堂、大學、醫院、 宮殿、 監獄或墓地,也可以是一座獨立的建築物,有時還有自己的庭院。直到宗教改革以前,小聖堂是指以下的禮拜場所:不是由當地本堂神父主要職責的次要地點,或者屬於個人或機構。許多大型教堂擁有一個或多個次要的祭台,如果它們擁有自己分開的空間,就經常被稱為小聖堂。所以不是以面積細小而定為小堂/小聖堂。


正門外牆掛有聖依納爵浮的牌匾。

在聖依納爵堂建造之前,華仁書院一樓的兩間教室暫作祈禱及為學生舉行彌撒。1957-1960年,梁德根神父(Fr Herbert Dargan, SJ)任耶穌會團體院長兼華仁校長期間,著手修建聖依納爵堂。1959年聖堂竣工,同年1116日,白英奇主教(Rev. Lawrence Bianchi)舉行了隆重的新堂奉獻禮。



佔地3000平方米的聖依納爵堂宏偉壯觀,但設計以實用為主。建築師 Mr Luke1958年設計聖依納爵堂時的思路,是保證夏天聖堂內不會太熱。 所以他在主體堂軀四週,加增了兩米多寬的迴廊,迴廊外圍築起一道有十字形和圓形通風孔的紅色磚牆,以遮陰隔熱。聖堂本體部分則幾乎全由玻璃圍成,以保證外部涼風暢通流入。堂內的熱氣則會上昇,通過屋頂27個頂孔溢出。整個屋頂吊在九根橫梁下,由堂身兩側的水泥柱支撐,使得堂體寬闊高深。這樣的聖堂架構,遮蔽了外面強烈的陽光,卻不妨礙內外空氣流通,玻璃牆體又可以保證良好的採光性,的確顯示了獨特的實用理念。

1984年陳福偉神父神父將聖堂大門前廊外的拉丁文Ad Majorem Dei Gloriam (愈顯主榮)改換成漢字「聖依納爵堂」,同時在兩旁立柱上鑲刻了展示耶穌會辦學理念的對聯,「愈顯主榮步武宗徒芳躅,洪開聖學廣傳救世福音」。


 

今天正門向外的牆上安裝了耶穌升天的木像,而聖堂內的祭台上懸掛了耶穌苦像十字架及安放了一個座地金色十字架。祭台背後兩旁放置了聖母抱耶穌像及耶穌像。天主教聖堂往往出現幾尊耶穌像放在同一建築物內。

 


聖堂正門上方建有露台供詩歌班唱歌。不過今天香港天主教聖堂的詩歌班已安排與信徒在同一層參與彌撒,已不再使用作唱聖詩。不少聖堂的露台已改作其他用途。

1973年,陳福偉神父(Fr Francis ChanSJ) 被任命為聖依納爵堂的主任司鐸。他決定將慕道班開放給學校外面的人群。他在中文報紙上登告示,收到了很好的回應,有很多家庭及個人前來慕道。陳神父每年都要施行兩三次洗禮,每次領洗者都有四五十人。由於陳神父的努力,及Mrs Emily Siu的協助,前來聖堂參與彌撒的人數越來越多。起初,聖依納爵堂主要為華仁學生及其家人朋友服務,此時則愈來愈像一個正式的堂區。1988年,胡振中主教將聖依納爵堂升為牧民區,負責學校附近教友的牧靈工作。自此,聖依納爵堂可以獨立施行領洗、堅振等入門聖事。

徐志忠神父於1994年接任聖依納爵堂牧靈主任,一年後在祭衣房配備了冷氣。得到堂區眾教友的慷慨支持,1998年聖依納爵堂實現了全面冷氣化。與此同時,祭衣房二樓重新改建的會議室和Collins Room投入使用。2004年,曾為學校學生會借用的祭衣房一樓退還給聖堂,於是有了現在的Faber RoomXavier RoomCecilia Room,供主日學及其他教友團體開展活動。

在所有的更新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堂內的裝修:聖堂的地面全部以大理石鋪成,乾淨典雅。



新建的祭台,從正面看上去成半圓狀,形似彌撒中用的面餅,前表面鑲有依納爵在拉斯道達神視中的馬賽克圖案。

 


祭台左前方有一個設計較現代,離地數尺及有頂的講道亭/(pulpit)。由中世紀後期開始,在聖堂設立講道亭/壇是供神職人員講道之用。現在此小堂則用作讀經及領經之用。在近代設計的聖堂,多已經取消講道亭/壇,只設有讀經壇(Ambo),供教徒讀經及神職人員宣講福音及講道。

 

講道亭下設有式樣獨特的聖洗池,池中迴圈的流水與旁邊的彩繪玻璃交相輝映。固定的聖洗池常設在正門附近,甚至是設於在正門附近一間半開放式的房間內。設在講道亭旁較入位置是較少見。

 
聖依納爵堂是許多華仁書院天主教同學在他們學生時代靈性生活的中心。畢業後,不少華仁舊生依舊前來參加主日彌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