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澳門兩天遊(13-14.4.2015) - 鄭家大宅

香港至今出現過不少華人望族,但要找他們今天仍存在又有規模的大宅,我實在想不到。

一海之隔的澳門便可以找到,其中一個是在阿婆井前地對面的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由鄭觀應父鄭文瑞始建,根據大屋內之楹聯的落款日期,其建築日期最早可追溯至同治八年,即1869年。其後,鄭觀應及其兄弟陸續修建,規模不斷擴大。大屋直接面向內港的坡地,視野開闊,昔日千帆並舉,大小船隻穿梭而過,一片繁華,景觀獨好。




鄭家大屋規模很大,現佔地4000平方米。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 ,大小房間有六十多間,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鄭家後人分居各地,各自發展。鄭家大屋多處空間被分租出去,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內居住。出現七十二家房客景象。

超負荷的使用對建築造成很大的損壞,風吹雨打以及祝融光顧令建築飽受摧殘。2001年政府取得該物業時,超過八成以上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且僭建改建嚴重,部份原貌已模糊難辨。2002年起,政府開始對鄭家大屋按部就班地進行嚴謹的修復工程,歷經八年,昔日面貌始基本得以恢復。換轉是香港政府,可會花這財力物力擁有及修服此龐然大物?就任由如山頂何東花園由業主拆卸重建吧。

 入口門樓。


入口內部右側牆上設置了一個簡單的灰塑門官。門官設置在澳門建築中很常見,其做法也反映主人的喜好和經濟狀況。位於大堂巷七號的盧家大屋門官由精美的磚雕構成,相反鄭家大屋這裡的門官則以簡樸為主,襯托建築恢弘大氣的格調。在修復的過程中,發現這個門官共有十八個顏色層,也就是在歷史上它經歷了不下於十七次的翻新或修改。


門樓背面。門樓牆身中部的灰塑,它由多個不同故事和題材的灰塑組成,包括鯉躍龍門封侯富貴吉祥年年有餘等。整幅灰塑長約15米,可以說是一幅立體的畫卷。門樓一樓外牆上還有一副灰塑對聯及琉璃通花漏窗:上聯為駐馬客欣榕蔭古,下聯為步蟾人賞桂香濃,橫批留月。由此可見,前院昔日可能植有桂花樹,但後期被改植桃樹一棵。而留月似乎在說正對前方的圓形月門



 穿過門樓是轎道。因鄭家父子都有官職,榮祿第是其宅第入口。訪客前來拜訪主人時,都在前面的長長廊道下轎或下馬,才步入榮祿第。而轎夫及隨從等都在外面等候,故此廊道又稱為轎道。




轎道望向門樓的圓形出入口-月門這個月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已被清拆,在修復時,首先根據中式建築形制對其存在進行推斷,繼而在兩側磚砌牆體內殘留的痕跡得到證實,最後按照荒廢在旁的部分殘存石構件來進行重構。

























這是通往主房區的門道,前門共由八扇門組成,後門則是兩扇木門,其門閂設於主房區一側。門廊空間闊落,檐口下掛有榮祿第牌匾,說明此乃官宦之家。牌匾為修復時仿造,原件已由澳門博物館妥善保存。



進入榮祿第後看見曾國荃題寫的「祟德厚施」牌匾。牌匾為修復時仿造,原件已由澳門博物館妥善保存。


前院。鄭家族人休憇之用。左面依次序是迴廊、內院;通奉第(餘慶堂);積善堂及最遠的後門樓。

 通奉第(餘慶堂) 主建築為兩座傳統廣東式住宅,即餘慶堂和積善堂。二堂皆為兩進三間凹門斗的建築。其中餘慶堂是鄭氏家族主屋,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檐下牆壁有彩繪;門口設有三件頭門組,(即矮門,亦稱吊腳門)、趟攏門及板門。門口掛有通奉第牌匾,兩側對聯分別是前臨鏡海後枕蓮峰,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大屋選址時背山面海的環境格局和景觀意象。


餘慶堂大廳採用抬樑式木架與兩側承重山牆的混合結構構築,因而空間寬敞。於二樓採用樑架結構的做法在本地以至廣東一帶都是罕見的。樓板為滿鋪木樑結構,面鋪兩層黏土大階磚,也是本澳少見。此廳為餘慶堂的主廳,開設寬大的落地窗戶,昔日可盡攬內港風光。廳內四條木柱上掛有楹聯,分別書寫鄭家的處世訓言;橫樑上則掛有餘慶牌匾。餘慶乃鄭觀應之父鄭文瑞之堂號,說明此屋為鄭家的主屋。



通奉第(餘慶堂)通往二樓的樓梯 

通奉第(餘慶堂) 後廳裡布置餘慶堂只有前後廳,並無如盧家大屋一樣的門廳。


通奉第(餘慶堂)與積善堂之間的通道。
積善堂一樓建築格局和第一座主建築類似,都是二進三間,但裝飾較少。 

鄭家大宅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樑架結構、內院中多樣的窗戶,還有趟攏門等;而受西方或外國影響的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以及外牆之抹灰。

地址:澳門龍頭左巷10(阿婆井前地對面)
免費開放

(資料來源:鄭家大屋網頁http://www.wh.mo/mandarinhouse/cn/introduc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