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澳門兩天遊(13-14.4.2015) - 舊基督教墳場


除了聖味基墳場,另一個值得花一點時間遊覽的是舊基督教墳場(葡萄牙語:Cemitério Protestante)。它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部鳳凰山上的白鴿巢前地,與東方基金會會址相連,並與白鴿巢公園、花王堂(天主教聖安多尼堂)斜斜相對。該墳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份,是基督新教在澳門發展的重要見證。該墳場規模不算大,但卻葬有不少對澳門布重要影響的名人,如基督新教在近代來華傳教的第一人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寫下第一部關於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的瑞典人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等。


舊基督教墳場於1821年建立,同時修建了一座小教堂作宗教儀式之用,現由聖公會管理。此墳場的開闢與馬禮遜夫婦有莫大關聯。舊基督教墳場建立以前,澳明的天主教徒居待權地位。天主教會固不願見新教徒葬於城牆之內,中國人亦不容許外國人埋於關閘以北的地方。來自英國、美國及北歐國家的商人唯有秘密地把先人葬於城牆與關閘之間,恐防被中國人發現會發生衝突,甚至在離開之後毀墳滅屍。

當時來華傳教的馬禮遜任職於英國東印度公司,其妻子瑪麗.馬禮遜於1821610日在澳門因病去世。馬禮遜遂請英國東印度公司出面向澳葡政府申請開闢基督教墳場,以解決新教徒在澳門缺乏墳地的問題。當時的地區委員會決定購置一幅地皮,並與葡方在法律問題上達成共識。後來所有外國人都可以在此安息,而原先葬於其他地方的遺體亦遷葬於此,所以有些墓碑的年代早於墳場始建的年份。墳場在1858年關閉,此後就稱為「舊」基督教墳場。

墳場教堂創建於1821年,本名為澳門基督教聖堂,但由1940年起便已經被廣稱為「馬禮遜紀念聖堂」,以紀念基督新教於180794日開始來華傳教的第一位傳教士馬禮遜牧師。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基督新教教堂,亦是基督新教在中國境內的第一所教堂。該灶是來澳定居的基督新教信徒團契及祟拜聚會的聖所。1921年由聖公會維多利亞教區(香港)的杜培牧師主持了教堂重修工作,並由杜培牧師於192218日為新建成的教堂舉行祝聖禮。

重修後的教堂造型仿羅馬式建築風格,但形式較為簡單,與東望洋山山頂上的聖母雪地殿教堂相似。該堂呈長方形,面積約80平方米,一層高,山花頂上有十字架,屋頂採用英國錘式屋架,兩側牆面有扶壁,外表伙白色粉刷,室內佈置樸素,沒有祭壇。



講壇中央的彩色玻璃是於1967年裝上的,圖案由十字架和聖經組成,聖經上有「太初有道」4個中文字。










兩側各有一塊紀念碑。右邊是英國商人Henry Davies Margesson;左邊則是生活在港澳多年的美國人James Bridges Endicott

第二次大戰期間,聖公會未能請到來澳男牧師,所以便請了香港女傳道人李添愛在該堂進行傳教工作。1945年大戰結束,她於紹興被正式封為牧師,成為聖公會內第一位女牧師。



早於墳場使用前由其他墳場遷來的墓碑。

墳場葬了來自英國、美國、荷蘭、丹麥、瑞典和德國的國民。除了上述的名人外,尚有:撒母耳·台約爾牧師(Rev. Samuel Dyer,開創中文活字印刷術,基督教傳教士戴德生外父);英國皇家海軍艦長亨利·約翰·史賓塞邱吉爾(即喬治·史賓塞邱吉爾之子,溫斯頓·邱吉爾之曾曾曾叔);美國海軍上尉約瑟·哈羅德·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之孫、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之姪)首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Thomas Westbrook Waldron(1814-1844)等。

著名畫家錢納利的墓碑。

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1774年-1852年),是著名印象派畫家,在早年到中國的畫家當中享負盛名,被視為十九世紀東方最有影響力的西方畫家,其作品深受印度、香港以及澳門人喜愛。錢納利擅於街頭速寫,每逢路過觸發靈感的好地方時都會就地描畫,且又快又好。另外,他也替不少達官貴人作人像畫,他甚至曾經試過先即場為對方描繪出人像,其後再回家憑記憶畫出背景。錢納利描畫的各地風貌亦為後世歷史研究留下不少的貢獻,如剛開埠的香港的模樣,以及昔日澳門小城各歷史建築的面貌等。






馬禮遜一家的墓地。


英國皇家海軍艦長亨利約翰.史賓塞—邱吉爾的墓地。


美國海軍上尉約瑟·哈羅德·亞當斯之墓。

墳場也是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陳真哭別師傅霍元甲的拍攝場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