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從"甲午戰後:租借新界及威海衛"展覽看1898年的 「新界」

香港歷史博物館正舉辦「甲午戰後:租借新界及威海衛」展覽。展覽展示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英國兩個租借地香港新界及山東威海衛的情況,包括了英國人駱克。香港新界與山東威海衛雖然相隔千里,但透過駱克這位英國官員,兩地得以聯繫起來,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呈現獨特的社會風貌。

詹姆士·霍爾丹·史釗域·駱克(Sir 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 KCMG(1858年-1937)),又譯為駱任廷、駱檄,英國殖民地官員,就讀於國王威廉學院和愛丁堡大學,1882年署任香港政府輔政司署(今天的政務司司長辦公室)首席文書及議會秘書,1887年出任華民政務司,1895年以37歲兼任輔政司及華民政務司。1902-21間,他出任山東威海衛文職行政長官。1929年香港政府更以駱克名字為灣仔新街道命名。


1898年雖然中英簽署《拓展香港界址專條》,但由於英國對新界毫不認識,認為需要進行全面調查,於是殖民地部大臣張伯倫便指示正在英國渡假的駱克立即前往新界調查並作出報告。他更指出駱克要在189810月新港督卜力赴任前向政府提交報告。駱克的《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中有不少新界的照片,存放於英國國家檔案館。展覽中亦有播出部份照片。


駱克與清政府官員王存善在深圳河樹立第一支界樁。


 沙頭角。

 沙頭角。

 沙頭角。

沙頭角的廟宇。

荃灣。

馬灣及汲水門。


清政府九龍關(今天是舊荔枝角醫院)。


九龍城。


九龍城的中英邊界。


九龍城龍津橋。


九龍城寨及龍津橋。


九龍城賭場。


長洲。

長洲。

長沙灣。






























由於當時邊界界線未定,清政府發給駱克可以進入中國的文件。






























殖民地部大臣張伯倫致函駱克前往新界調查的信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