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名字來看德國的尖沙咀緬甸臺與棉登徑



尖沙咀訊號山公園下的緬甸臺
(Minden Row)毫不起眼,四周都是一些舊樓,毗鄰九龍主要街道漆咸道南及彌敦道之間。


從尖沙咀麼地道交界望向緬甸臺。





緬甸臺的緬甸大廈及半島大廈。



緬甸臺3-5號恆星大廈。

 



緬甸臺向北望。

該街道的名字雖然稱為緬甸,但與東南亞國家緬甸無關。按網上維基百科資料
19世紀至20世紀初,該處曾有一批居民來自德國中部城市棉登(Minden),因以為名。該城鎮有1,200年歷史,現時人口都只是約83,000人。在跑馬地香港墳場亦可找到一些早年德國人的墓地,引證早年德國人在香港生活。後來英國及德國在一次世界大戰時為敵對陣營,原居於該處的德國人從此遷出。因此,今天大家不會在該處找到任何德國的色彩。




Minden Row Junior School (網上圖片)



緬甸臺與棉登徑交界曾有一間供英軍子女就讀的
Minden Row Junior School

 

從緬甸臺交界望向棉登徑。


緬甸台的名字雖然沿用至今,但該處後來再開了一條街道,命名為「棉登徑」(Minden Avenue)命名。這種同一個名字,兩種中文譯音的情況,在香港早年教育不普及的年代猶為常見。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尖沙咀訊號山花園



在尖沙咀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地方,訊號山花園 (Signal Hill Garden)。訊號山 (Signal Hill),又名黑頭角(Blackhead Point)和大包米等,原是一處位於九龍尖沙咀岸邊的海角。今天的梳士巴利道、香港文化中心、漆咸道南東面的尖東一帶都是由填海而來。

花園入口護土牆的璧畫。



花園內的老榕樹。

1920年的訊號山及毗鄰的英式建築物這處是可以掛"風球"。


1907年至1933年曾為皇家香港天文台向維多利亞港的船隻報時之地點。在1907年,香港天文台在黑頭角興建了一座訊號山訊號塔,以取代原位於水警總部的報時塔,黑頭角遂由此取得訊號山之名。訊號塔建成後,天文台在19081月把原位於水警總部的報時球搬到訊號塔,正式負起向維多利亞港船隻報時的工作。另外,訊號塔旁邊還有一座小型建築物,在熱帶氣旋吹襲香港的時候,該小型建築物就會掛起風球訊號到半空當眼處,以讓附近的人士清楚看見。

訊號塔在1907年建成,原本樓高兩層,塔身高12.8米(約42呎),外牆由紅磚砌成,屬愛德華風格建築。至1927年,為了讓船隻更清楚見到訊號塔,塔身被加高6.1(約20呎)米至至18.9米(約62呎);整座訊號塔由原本兩層增至三層。加建前的訊號塔窗戶全為方形,而塔頂呈平面狀;加建後,三樓的窗戶呈圓形,而塔頂則改成淺綠色,並呈半圓球體。另外,訊號塔塔頂原插有一支長5.5米的桅杆,用作放置時間球。桅杆今已不存。

然而,隨着無線電報時的普及,以時間球報時的方法日漸顯得不合時宜,再加上日久失修和人手不足等因素,政府於是在1933630日拆下訊號塔的時間球,訊號塔從此被荒廢下來。但鄰近的小型建築物則繼續運作。




不過,之後訊號山的歷史似乎留白。即使公園內掛有介紹訊號山的資訊牌,亦不太詳盡。


訊號塔內的測距儀。


1937年拍攝的訊號山駐守英軍。



花園一角的舊炮台。

有一段小為人知而網上大多數談論訊號山的資料也沒有談及的史料,就是二次大戰前曾是英軍軍營,駐有印度裔英軍及備有多門
18磅野戰炮。


有一段香港英文報紙新聞報導,
1937年英皇愛德華八世登基就由英軍軍艦及在訊號山(Blackhead Fort)嗚射21響皇家禮炮致敬。日本佔領香港時訊號山用作儲存軍火至於戰後歷史如何,還要大家有經歷人士給點指引




今天可以在緬甸臺訊號山公園入口、垃圾站旁外及公園內可以找到有
WD (War Department) 的早期英軍設施的界石。

1960年代的訊號山,外觀上變化不大。




一直至
1980年,市政局接管了訊號山,並對訊號塔進行復修工程。訊號山重修後在1981年闢成訊號山花園,訊號山現今已成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公園,內裡的訊號塔亦向公眾開放,至於原本的小型建築物則被改建成公廁。



訊號塔。




訊號塔在
1907年建成,原本樓高兩層,塔身高12.8米(約42呎),外牆由紅磚砌成,屬愛德華風格建築。至1927年,為了讓船隻更清楚見到訊號塔,塔身被加高6.1(約20呎)米至至18.9米(約62呎);整座訊號塔由原本兩層增至三層。加建前的訊號塔窗戶全為方形,而塔頂呈平面狀;加建後,三樓的窗戶呈圓形,而塔頂則改成淺綠色,並呈半圓球體。



訊號塔內的螺旋型樓梯。







訊號塔最高一層。

另外,訊號塔塔頂原插有一支長5.5米的桅杆,用作放置時間球。桅杆今已不存。



留意訊號塔有開放時間
訊號塔早於1981年獲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至20091218日獲提升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花園成為菲傭假日的聚腳地。



花園一角的儲物室。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九龍彌敦道


彌敦道 (Nathan Road) 位於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以港督彌敦命名,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從梳士巴利道交界向北望向彌敦道。(2013年3月拍攝)


晚上由梳士巴利道交界向北望向彌敦道。(2010年拍攝)


尖沙咀前凱悅酒店外各北望向彌敦道。(1970年代)

從彌敦道望向重慶商場(今天的重慶大廈)
尖沙咀清真寺外的彌敦道。(2011年拍攝)


尖沙咀彌敦道的栢麗購物大道
栢麗購物大道的聖誕燈飾

從柯士甸道交界向南望向彌敦道。(2003年10月拍攝)


從柯士甸道交界向北望向彌敦道。(1960年代)



從佐敦道交界向南望向彌敦道。(2007年拍攝)


彌敦道嘉賓大廈及裕華國貨



裕華國貨的廣告版曾用作宣傳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



旺角彌敦道夜景

從登打士街交界各北望向彌敦道。(1951年)



從亞皆老街交界向南望向彌敦道。(2007年拍攝)


晚上從旺角道向北望向彌敦道。(2011年拍攝)
從界限街交界向南望向彌敦道。安康寧藥房今天仍在(1973年)


彌敦道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線及荃灣線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底下。


1900年的彌敦道大約在今天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外。兩旁綠樹林蔭。
彌敦道早於
1860年夏季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中英還未簽訂《北京條約》(18691024)前,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賃形式,把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港英政府。彌敦道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1861119下午3時前來接管九龍半島的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1887年,彌敦道(即當時的羅便臣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1904年,總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為了讓九廣鐵路英段更積極發展,於是擴闊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319,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香港總督彌敦爵士。最初將彌敦道擴闊成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在路的兩旁種滿大樹時,九龍半島仍然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時的人稱彌敦道為彌敦的蠢事(Nathan's Fool),但事實時間證明了彌敦爵士的遠見。

 

1911年,英國皇儲佐治五世加冕為英皇。為紀念此事,英屬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1924125政府刊憲公佈重新編排彌敦道兩旁的道路門牌,從中可以知道當年一些重要建築物及位置。

 


約1950年至1960年初從北海街交界向南望向彌敦道。當時仍可見路旁的樹木


1960年代以前,彌敦道是兩旁種滿大樹的林蔭大道。後來大部份的樹木因為阻礙雙層巴士行走而被鋸去,現在只剩下九龍公園一小段仍然留有當年種下的大樹。

 

2009年是彌敦道通車的一百週年紀念,香港電台舉辦了一個名為「彌敦道百年」慶祝活動。網址:http://teenpower1.rthk.org.hk/teenspecial/natha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