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2013高雄五日五夜自由遊(七): 10.9.2013


9月10日吃過早餐,老婆想在酒店地下一個由酒店設計的優閒角落閱讀,所以自己一人利用早上時間外出觀光拍照。

我坐捷運到中央公園站。中央公園佔地12公頃,位於高雄市中心,為之前的扶輪公園,源於1976年由扶輪社捐獻興建,曾是許多高雄人游泳、打籃球、聽演場會的重要記憶場所;2000年高雄市政府致力於城市再造,將扶輪公園規劃為自然森林公園,並禮聘英國建築大師理察羅傑斯,將公園、捷運站(R9)、城市光廊等重新組構,成為整體設計,以成為高雄市重要的旅遊景點。

由於我是白天到來,如想看城市光廊,還是留待晚上。








位於中央公園的高雄文學館,前身為高雄市立圖書館第二總館,為文學創作與觀光休閒的文學館。


館內除了書庫及期刊區外,更規劃了名作家文物展示區、高雄文學專區及休憩閱覽區,而2006年更完成了「高雄作家資料專區」,展覽高雄作家之經歷照片與創作文物,並結合了網絡,將作家資料數位化典藏,透過網絡讓更多人可以了解高雄作家。同年也開始舉辦「文學家駐館」計劃,隔週邀請一位高雄作家駐館,讓民眾對於作家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此館收藏有1936年出版的論文集《大高雄建設論與市的現勢》。
 

此兒童圖書館已經不再運作了!













中央公園旁是捷運中央公園站出口。



不少商家都為黃鴨到來高雄預早作出宣傳。



















我再步行往高雄天主教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它是天主教傳入台灣的第一座聖堂位置。
 
















聖堂位於高雄市五福三路151號。聖堂外觀仍可正常拍照,內部現已全面禁止拍照攝影(包含婚紗拍攝及攝影),不過我還是拍了!歐洲不少聖堂亦是這樣或要收費才可在內部拍攝。有教堂甚至禁止遊人入內參觀。教堂禁止遊客穿背心、短褲、拖鞋或迷你裙、熱褲進入參觀,這是基本的尊重。



















1989年五月聖堂慶祝開教130週年,為感念李安斯神父興建現聖堂的付出,特商請道明會將其靈骸火化後,自香港迎來台灣葬於聖堂,以啟後輩緬懷先賢建堂之艱辛,並銘感恩之情。
























聖堂正門上方的「奉旨碑」為1874年(清同治十三)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禎奉命來台為欽差大臣:辦理海防兼處理各國商貿海事,受當時的萬金本堂神父所託向清穆宗皇帝請奏准予傳教自由。清穆宗皇帝納奏,親賜照准奉旨和天主堂各兩塊聖石,命沈葆禎親筆以剞石。光緒元年1875年沈葆禎再度來台時,送予萬金及玫瑰堂。1928年拆除前本堂,改建為現在玫瑰聖母堂時,被深埋於土中。1972年本堂教友鐘意姑婆捐建聖母亭時,於聖堂前左側掘出,當時本堂潘瓊輝神父僱工立於聖堂前門上面,左右飾有天使浮雕。

懸掛在面對聖殿大門頂的左側標誌是教宗牧徽。現時的牧徽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右側標誌現在是高雄教區主教的牧徽。之前是已故單國璽樞機主教牧徽。

高雄在1883年前屬福建教區。1883-1913年屬廈門教區。1913719日成為台灣監牧區。台北高雄兩監牧區的成立-台北:19491230-195287日。高雄:19491230-1961321日止。教廷要在1961321日才宣佈高雄為天主教聖統教區。




















1995522日,在單樞機主教極力申請下,羅馬教廷提升本堂為宗座聖殿(Basilica)

聖堂敕封聖殿時,按教會禮典規定,祭台必須是石製的,故目前聖殿的祭台是以整塊大理石原石切割雕成,石材名稱為希臘銀狐,祭台分成桌面、桌身、石柱、底座等四大部分;桌面下安放中華第一位聖董文學之聖髑,桌身英文字意為『耶穌基督』。董文學(Fr John Gabriel Perboyre) 1996年被列入聖品。他是法籍的中國傳教士,1935年來到中國,經澳門到中國湖北,在那裡傳教一兩年後,遭教難被捕,不肯出賣教友而受處決。

中央的玫瑰聖母像,為1863年興建前本堂時,自西班牙引進,供奉至今已近一百四十年之歷史。


























聖體龕原為高雄縣燕巢聖堂所有,1968年時該堂和振華神父將此聖體龕贈與聖堂,並加裝聖體光。此龕重達百公斤,金碧輝煌,燦爛奪目。



耶穌聖心像。右前方是主教寶座,飾有主教牧徽。



彩色玻璃。

(資料來源:天主教高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