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舊馬頭角道牛棚(牛棚藝術村)




牛棚藝術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位於九龍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是出租供藝術工作室的一個場地。


藝術村所在地的前身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建於
1908年。是馬頭角一帶保存至今最早的建築物。


以今天九龍城行政區來看,最早的牛房及屠房是位於紅磡近海岸處。至
1900年代因政府要興建九廣鐵路,工程涉及牛房及屠房地段,而將它遷往馬頭角一處同樣是近海方便運輸的地方。在牛房及屠房未遷入馬頭角前,該處只有零星村落。較具規模的是土瓜灣村。


1908
年建成的馬頭角牛房,九十多年來一直被用作牛畜檢疫站兼屠房。當牛房及屠房出現後,便帶動了與牛隻各部份相關的各行各業,以及其他製造業的發展。希士倫 (Ernest Manning Hazeland) 工程師事務所便在1918年向政府提出發展申請,當中可見部份將落戶土瓜灣的製造業:毛皮加工、皮革打磨、皮革製煉、膠水製造、漿糊製造、及削刮內臟。亦有本地商號自行向政府申請牌照,從事「生熟牛皮」生意。影響所及,今天土瓜灣及馬頭角仍有一些工廠大廈/工業用地。

一般人稱為馬頭角牛房,全名是馬頭角牲畜檢疲站,早年不單處理食用牛隻,同時亦有處理豬隻以及政府狗隻。自上世紀70年代初,屠宰牛隻的工作已搬離馬頭角。牛房只處理入口抵港的衛生檢痠及批發賣買,成交以後,牛隻會送往長沙灣屠場屠宰,再運送給買方。事實上,早年牛房運作受到市民投訴,政府於是修訂指引,規定屠房入黑後暫停運作。

政府在上世紀50年代曾在牛房進行維修及設施提升工程。由於60年代牛房的豬欄不敷應用,有豬隻入口商要求政府在新界擴建豬隻屠房。到了1969年長沙灣屠場落成,馬頭角牛房的屠房才告取消,以便騰出更多空間存放抵港牛隻作檢疫及賣買。狗房、豬欄及豬屠場遷出,令馬頭角在70年代只餘下「牛房」。


1999
年,屠房遷至上水,政府其後把建築群批予藝術工作者使用,後者把該地取名「牛棚藝術村」。由紅磚建成的馬頭角牛房,很有西方二十世紀初的市集特色,是香港僅存的此類歷史建築群,現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牛棚藝術村以往由政府產業署管理,一直不對外開放,只限招待已獲邀請的團體或行內人士參觀。直至20114月改由發展局(Development Bureau)接管,正式對外開放於公眾參觀。市民可以在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入內參觀,毋須登記,而且可以在公眾地方拍照。

入口的花崗石托架,用以支撐門楣。

特色紅磚平房具二十世紀初西方市場的布局,而最大特色是採用紅磚建成。


正對着牛棚入口的是中庭,是一片大約四十平方米的空地,紅磚矮牆重重圍起,原牆乃綁牛之用。


環繞中庭有五座紅磚平房,各長五十米,排列錯落有致。


在整個牛棚,到處可見長長的水泥槽,乃是餵牛的飲食槽,而槽底的鐵鏈及鐵環,至今仍然健在。紅磚屋的細微處亦處處見特色,鋪瓦的屋頂、以通花鐵欄裝飾的大門和窗戶、屋內木造的天花橫樑、幾乎絕跡市面的磚砌煙囪等。

每座平房外部皆有鑄鐵柱支撐,現在全部塗上黑色,與紅磚形成強烈對比,充滿藝術氣息。



 

 


 


屠房的荷蘭式山牆。



仍然保留的建築物上的模製號碼牌。



從前的屠房,一直用至長沙灣屠房落成使用。








昔日的牲畜棚屋。





磚砌煙囪,連接辦公室的室內壁爐。頂部為花崗石。屋頂舖上中式雙筒瓦頂,空氣在中間流動,有阻隔陽光熱力的功能。

1 則留言:

  1. soldier
    以前哩度好臭,難為對面啲民居
    而家活化得最好
    Diy
    [版主回覆04/29/2013 15:02:19]畢竟香港留下的紅磚建築不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