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深水埗大埔道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位於深水埗大埔道的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前身是北九龍裁判法院。政府發展局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將大樓交予學院使用。



北九龍裁判法院大樓於1960年建成,是為了分流南九龍裁判法院的工作量而建成,並於1982年試行香港首個交通法庭。法院於200513日關閉,共運作超過44年,關閉前共設有10個法庭。不少香港電影和電視劇的法院場面在此拍攝

 

法院屬西方新古典式多層建築,樓高7層。外牆以灰色為主,飾以藍色塗漆,石柱和樓梯均有雕飾。大樓的設計上最大特色是門外兩條組成六角形的樓梯,北九龍裁判法院面積達 7,530平方米,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內面積最大一座建築,設施也最完善,符合建築物條例。

 

法院關閉後,曾有報道指政府會將法院大樓宣佈為香港法定古蹟,惜一直未有成事。2007年,政府建議將大樓改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總部,但深水埗區議會並不支持此提議,並反建議改建為法律歷史博物館。直至2008年首批成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的 7 幢建築物之一。2009217日,政府宣佈北九龍裁判法院由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獲得營辦權,會開設香港學院,提供1500個專上學位,亦會將法院打造成亞洲數碼媒體主要研習中心。


不論傳媒曾報導對學院在海外院校保育古蹟上問題,它確實保留了法院外貌及不少原來的設施及結構。

 

為了合乎現今建築物條例,學院寧可關閉法院正門也不拆去原有不合乎法例高度的欄杆或加建一些合乎高度的阻隔物。




由法院大樓右面進入校園,可看見此特別的休息區。休息區右面是接待處,從前是法院一些辨公室。



接待處設有電視放映各地學院的學生作品。另外亦會為參觀及了解課程的人士放映有關影片。



接待處掛有一幅由學員以紙皮繪畫的作品。



接待處喝咖啡的一角。枱上是一本由學生以深水埗街景和建築為題拍攝的書籍,在G.O.D. 有售。











囚禁疑犯的一個監房得以保留。內裡牆上留下的中文字亦繼續保留。






一列監房,其他的房間用作會議室或其他用途。監房旁有樓梯通往上面的法庭。




法院大樓正門現已經常關閉。大門的銅製扶手繼續保留,仍可以看見磨擦的痕跡。




原本佈滿污垢的地磚經深層清洗後繼續保留。



法院大堂一角。



原有法院飯堂改為對外開放的展覽廳。作品定時轉換。



大堂及樓梯的特式地磚。


大堂右面原是是法院繳款處及有蓋停車場。






原法院繳款處及有蓋停車場改為圖書館。


法院三樓天花仍然保留。當年天花亦可以讓公眾知道法院到三樓已行人止步。四樓起是法院辦公室。



法院金屬欄杆繼續保留。學院加裝了玻璃欄杆以合乎今天高度要求。



學院大致保留了一號法庭的內部裝飾,只是搬走了律師用的長枱,放在二樓大堂繼續使用。電視是學




一號法庭的犯人欄,銅製欄杆被保留,仍可見犯人緊握欄杆的磨損痕跡。木內犯人欄裡磨損的痕跡亦被保留。

 



三號法庭成為學生休息室。



四號法庭是繪畫課室。



特式窗花。外面是天井。


天井。


透氣的窗花。


公眾導賞團逢星期一至五早上10:30舉行,可參閱http://www.scad.edu/connect/visit-scad/daily-tours.cfm?tab=2 報名。

 

學位課程以美國制為期4年,學生必須先修讀藝術基礎及通識等核心課程,方可修讀主修科目。碩士課程教授進階知識及從事專門研究,包括工作或教學實習、專題研究、撰寫學術論文或舉辦展覽。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大埔碗窰遺址及樊仙宮


香港開埠前被稱為漁村,新界更是以農業為主。其實新界一些村落有手作形式的手工業,其中一種就是陶瓷工業。

 

現在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正在九龍公園文物探知館大堂舉辦「古蹟大發現」巡迴展覽碗窰,透過文字、照片及精美插畫,介紹大埔碗窰遺址的歷史、遺蹟、樊仙宮及青花瓷。展期由29.6 – 31.10.2012

 

不過看展板,不如親身到現場走一轉。

 

大埔碗窰曾是新界的陶瓷工業中心,位於大埔上碗窰,早在明代(1368—1644年)文、謝兩族已經營窰場,生產青花瓷器。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從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的客籍馬氏族人,向文氏出資購入窰場。二十世紀初期,由於廣東沿海其他窰場的廉價產品競爭,碗窰的陶瓷業日趨式微,至1932年終告停產。
有市民表示在成為法定古前,可以進入遺址檢拾破爛了的瓷碗和碎片直至1982年,暨南大學歷史系學生周月齡在該村實地考察時,發現了窰場遺跡,事件傳開後引起政府注意,翌年將之列為法定古蹟。
 


 

後來區域市政局委託考古學家區家發在1995年和1999年進行了兩次發掘,碗窰的考古調查,發現從採礦到入窰裝燒各項工序的遺蹟,包括礦坑、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及龍窰等,均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但發掘工作完成後,窰場遺址又再度埋於泥土和野草之下,現時碗窰古跡被鐵絲網圍封,並長滿植物,只有一個相信是用來磨碎瓷土礦的「牛碾」獲得修復和展出。為何政府遲遲不動工整理遺址呢?因為未能與碗窰村民達成共識。村民擔心若把整片土地劃為文物保護用地,他們被積壓的丁屋便會無了期拖下去。由於牽涉到原居民的權益問題,古蹟辦也束手無策,令修復計劃一直擱置。









最後,政府將已關閉的公立學校一幢平房建築闢為展覽館,展出在碗找到的各種器皿並有模型介紹古蹟及附近村落環境及一些建築物。

 

碗窰公立學校創辦於1949年。1960年初由於區內人口增加,於是擴建校舍,由碗窰鄉十村父老發動募捐。其後學校收生不足,在1994年停辦。



碗窰公立學校創辦於1949年。展覽館外其他空置的校舍可否有建設性的用途呢?























製作失敗的廢品


回教人用的軍持


在前公立學校附近,是樊仙宮(又名樊仙廟)位於大埔上碗窰,已於19991230日列為法定古蹟。
 

樊仙宮是上碗窰村和下碗窰村的主要廟宇,也是唯一在本港現存的該類廟宇,其建築日期已無從稽考,懸掛在正廳的木牌匾為清朝乾隆庚戍年間(1790)的雕刻,故相信該廟已有超過二百年歷史。一般相信樊仙宮由馬氏宗族興建,以供奉陶匠的守護樊大仙師。

 

樊仙宮的建築既簡單又實用,而大門的裝飾卻巧奪天工,可是,1970年代中期的一場嚴重火災破壞了很多歷史遺蹟。自從大火發生後,大門上的書法和繪畫曾於1976年整修時重新髹上,至於廟內四壁的窗門連鐵框,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裝上。

 



 









樊大仙師。

廟內亦展出少許碗窰的出土文物。


廟內仍保留着1790年的木牌匾和因修繕工程而分別於1897192519641976年而設置的紀念碑石。
交通:在大埔墟火車站乘 23K專線小巴,在碗窰下車,可以看見一塊指示橫額,上一段斜路便看見碗窰展覽館、樊仙宮、附近的碗窰遺址和武帝殿。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行人隧道可以很有特色


隨著香港急劇增加的人口和迅速的經濟發展,便需要以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將車輛和行人交通分層隔開,以改善道路安全及交通流量。在九龍城交匯處的行人隧道則於1972年興建。最早興建是那一條行人隧道呢? 1967年建成位於上亞厘畢道、堅道及己連拿利道交界的行人隧道。

 

原來為確保所有行人天橋、行人隧道及其他橋樑構築物有美麗的設計,政府特別設立一個「橋樑及有關建築物外觀諮詢委員會」,負責審核這些外觀的設計。不過,舊有的行人隧道多仍是設計平凡又位置欠佳,再加上不少議員都會要求運輸署在行人隧道附近再加設行人交通燈通路設施(美其名是方便市民橫過馬路),更令行人隧道如同廢置一樣。

元朗就有兩條分別位於朗河路通往上悠田村及近欖口村的行人隊道在兩旁安裝元朗的風景照,不過因位置偏僻,我不介紹,你也不知道。



近欖口村的行人隊道 (2011年拍攝)






































朗河路通往上悠田村的行人隊道 (2012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