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威靈頓街蓮香樓

蓮香樓是一所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與期他老茶樓形成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來說已經是脫勾,但也可說是同源異枝。


廣州蓮香樓的前身是一所在廣州西關的婚慶餅店,而蓮香樓是創業於清朝光緒15(1889),原名連香樓,由於蓮蓉做得出色故易名為蓮香樓(現時廣州蓮香樓門前金漆牌匾上的「蓮香樓」三個大字,是名學士陳如岳的手跡。初期的蓮香樓只做早上的茶市,後來茶樓盛名遠播,開始做晚市,和包辦筵席。蓮香樓的規模亦漸見擴大,在20世紀初,開始在香港設立分店。



威靈頓街的蓮香樓。 (2006年拍攝)


在香港的蓮香樓原設有3間,現僅存1間於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該店創業於1918年)。194910月,共產黨取得廣州政權後,廣州蓮香樓進行公有制改造,解放初期,香港的蓮香樓每年都會派人到廣州一德路的辦事處派發分紅給各股東,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不久跟香港3間蓮香失去聯繫。在經營運作上,省港蓮香樓各自負盈虧。


蓮香樓裡沒有安靜的用餐環境,座位不夠還得強迫併桌,時時刻刻處於客滿狀態,要吃雞汁大包,得早上八點前來佔位,否則就明日請早。位於一樓的餅舖櫃台,賣的是新鮮的蓮蓉酥、豆蓉黃綾酥,中秋時也提供蓮蓉月餅,端午則是蓮蓉粽子。



蓮香樓近年發生股東訴訟事件。第一代店東為顏世滔。第二代傳人顏志人及顏同珍,亦分別在20082006年去世。原告顏信華、顏尊彝、顏瞻華及顏尊理,均為顏志人的子女,他們代表自己及父親遺產興訟。被告則包括顏同珍的兒子顏尊輝、其拍檔王柏榮,以及由他們開設、經營上環「蓮香居」的添香茶樓有限公司。


原告在入稟狀稱,顏同珍2006年去世後,顏志人與尚存的兄弟及顏尊輝開設一間「天香大酒樓有限公司」,用以管理「蓮香樓」。到去年顏志人逝世,日常管理便由顏尊輝一人負責。20092月,顏尊輝與「蓮香樓」家禽供應商王柏榮成立添香茶樓有限公司,於同年5月開始在上環德輔道西經營與「蓮香樓」風格相近的「蓮香居」。顏尊輝更向媒體聲稱,「蓮香居」是「蓮香樓」的分店。


 


原告聲稱,「天香大酒樓」其他成員並不知道開分店一事,更無給予准許,被告這樣對外宣稱,是有意影射和侵犯「蓮香樓」商譽。原告在530向被告發律師信,要求停止影射行為,但遭對方拒絕,原告因此入稟法庭,要求禁制及賠償令。後來顏尊輝證明早已從叔父手上以7000萬元購入蓮香樓生意,案件才告終結。


 


另外,第二代掌舵人顏志人2008年去世後,其年輕逾三十七年的忘年同居女友與六名子女,為遺產對簿公堂。女友早前入稟高院指顏志人曾立遺囑,分四分一遺產予她;不過子女們則指遺囑正本現不知所終,認為父親生前應已撤銷該遺囑,故遺產應以無遺囑方式處理,無名分的同居女友無權分產。案件在2011523於高院開審。案件現在仍在審理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威靈頓街蓮香樓

蓮香樓是一所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與期他老茶樓形成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來說已經是脫勾,但也可說是同源異枝。


廣州蓮香樓的前身是一所在廣州西關的婚慶餅店,而蓮香樓是創業於清朝光緒15(1889),原名連香樓,由於蓮蓉做得出色故易名為蓮香樓(現時廣州蓮香樓門前金漆牌匾上的「蓮香樓」三個大字,是名學士陳如岳的手跡。初期的蓮香樓只做早上的茶市,後來茶樓盛名遠播,開始做晚市,和包辦筵席。蓮香樓的規模亦漸見擴大,在20世紀初,開始在香港設立分店。



威靈頓街的蓮香樓。 (2006年拍攝)


在香港的蓮香樓原設有3間,現僅存1間於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該店創業於1918年)。194910月,共產黨取得廣州政權後,廣州蓮香樓進行公有制改造,解放初期,香港的蓮香樓每年都會派人到廣州一德路的辦事處派發分紅給各股東,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不久跟香港3間蓮香失去聯繫。在經營運作上,省港蓮香樓各自負盈虧。


蓮香樓裡沒有安靜的用餐環境,座位不夠還得強迫併桌,時時刻刻處於客滿狀態,要吃雞汁大包,得早上八點前來佔位,否則就明日請早。位於一樓的餅舖櫃台,賣的是新鮮的蓮蓉酥、豆蓉黃綾酥,中秋時也提供蓮蓉月餅,端午則是蓮蓉粽子。



蓮香樓近年發生股東訴訟事件。第一代店東為顏世滔。第二代傳人顏志人及顏同珍,亦分別在20082006年去世。原告顏信華、顏尊彝、顏瞻華及顏尊理,均為顏志人的子女,他們代表自己及父親遺產興訟。被告則包括顏同珍的兒子顏尊輝、其拍檔王柏榮,以及由他們開設、經營上環「蓮香居」的添香茶樓有限公司。


原告在入稟狀稱,顏同珍2006年去世後,顏志人與尚存的兄弟及顏尊輝開設一間「天香大酒樓有限公司」,用以管理「蓮香樓」。到去年顏志人逝世,日常管理便由顏尊輝一人負責。20092月,顏尊輝與「蓮香樓」家禽供應商王柏榮成立添香茶樓有限公司,於同年5月開始在上環德輔道西經營與「蓮香樓」風格相近的「蓮香居」。顏尊輝更向媒體聲稱,「蓮香居」是「蓮香樓」的分店。


 


原告聲稱,「天香大酒樓」其他成員並不知道開分店一事,更無給予准許,被告這樣對外宣稱,是有意影射和侵犯「蓮香樓」商譽。原告在530向被告發律師信,要求停止影射行為,但遭對方拒絕,原告因此入稟法庭,要求禁制及賠償令。後來顏尊輝證明早已從叔父手上以7000萬元購入蓮香樓生意,案件才告終結。


 


另外,第二代掌舵人顏志人2008年去世後,其年輕逾三十七年的忘年同居女友與六名子女,為遺產對簿公堂。女友早前入稟高院指顏志人曾立遺囑,分四分一遺產予她;不過子女們則指遺囑正本現不知所終,認為父親生前應已撤銷該遺囑,故遺產應以無遺囑方式處理,無名分的同居女友無權分產。案件在2011523於高院開審。案件現在仍在審理中。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威靈頓街

威靈頓街 (Wellington Street) 是中環一條知名街道,街道以英國當時使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的威靈頓公爵命名。一端連接雲咸街、另一端連接皇后大道中。



從閣麟街望向威靈頓街。 (20116月拍攝)



從閣麟街望向威靈頓街。 (20116月拍攝)



威靈頓街一幢三層舊樓,有歐洲建築元素。 (20116月拍攝)



1870年代從德已立街附近望向威靈頓街。中央有兩座高塔的建築物是位於威靈頓街與砵甸乍街交界的香港天主教第一座聖堂。1888年拆卸,信徒轉去堅道新建成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在十九世紀,街上有天主教第一座總堂和消防局,所以又名「羅馬廟直街」和「水車館後街」,它又接近畢打街的鐘塔,又被稱為「大鐘樓上街」。


它鄰近中環寫字樓區的南面,所以此街的業務支援辦公室日常所需,包括文儀器材、裝修物料工具、字畫裝表、午餐燒味西餐、涼茶小吃、街市餸菜、時裝店、花店、美容及理髮店、健身會都有。


威靈頓街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有鏞記酒家、翠華餐廳、黃枝記雲吞麵、麥奀雲吞麵世家及茶樓蓮香樓。


由於威靈頓街毗鄰蘭桂坊,每當「大時大節」,警方會安掛單向進入蘭桂坊,欲進入蘭桂坊的人士須沿威靈頓街排隊。 如人數繼續增加,他們須沿士丹利街排隊至閣麟街。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威靈頓街

威靈頓街 (Wellington Street) 是中環一條知名街道,街道以英國當時使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的威靈頓公爵命名。一端連接雲咸街、另一端連接皇后大道中。



從閣麟街望向威靈頓街。 (20116月拍攝)



從閣麟街望向威靈頓街。 (20116月拍攝)



威靈頓街一幢三層舊樓,有歐洲建築元素。 (20116月拍攝)



1870年代從德已立街附近望向威靈頓街。中央有兩座高塔的建築物是位於威靈頓街與砵甸乍街交界的香港天主教第一座聖堂。1888年拆卸,信徒轉去堅道新建成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在十九世紀,街上有天主教第一座總堂和消防局,所以又名「羅馬廟直街」和「水車館後街」,它又接近畢打街的鐘塔,又被稱為「大鐘樓上街」。


它鄰近中環寫字樓區的南面,所以此街的業務支援辦公室日常所需,包括文儀器材、裝修物料工具、字畫裝表、午餐燒味西餐、涼茶小吃、街市餸菜、時裝店、花店、美容及理髮店、健身會都有。


威靈頓街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有鏞記酒家、翠華餐廳、黃枝記雲吞麵、麥奀雲吞麵世家及茶樓蓮香樓。


由於威靈頓街毗鄰蘭桂坊,每當「大時大節」,警方會安掛單向進入蘭桂坊,欲進入蘭桂坊的人士須沿威靈頓街排隊。 如人數繼續增加,他們須沿士丹利街排隊至閣麟街。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德己立街

德己立街(D'Aguilar Street),早年稱為德忌笠街,在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西邊,經過士丹利街、威靈頓街、蘭桂坊,之後向東成曲尺形,出雲咸街,到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的藝穗會止。



從皇后大道中望向德已立街。 (20116月拍攝)


德己立街的名稱,源自香港殖民地時代初期的總司令及護理總督德忌笠。陸軍少將德己立爵士,KCB,(英語:Major-General 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又譯德忌笠,1784年-1855年),英國軍人,生於利物蒲,曾任駐港英軍三軍總司令和香港第一任副總督。香港的德己立街、鶴咀和澳洲昆士蘭德己立都是以他命名。


香港開埠早年曾設有副總督 /護理總督 (Lieutenant Governor)。其地位僅次於港督,高於輔政司(即後來的布政司,香港回歸後的政務司司長),於1843年至1854年之間設立,惟香港副總督在香港殖民地政府中只屬於虛位,並沒有任何權力,故只有總督離開香港期間或同時兼任輔政司時才有實質權力,香港第一任副香港總督是三軍司令德己立少將。1854413,寶靈以65歲之鹷就任第四任香港總督。當寶靈被提名接替文咸時,殖民地部通知他,由於香港庫房空虛,只能以商務監督的名義,加上香港總督的空銜來統治香港,由於是空銜,故薪金是原有的2/34000英鎊。處理香港日常事務由年薪2000英鎊的副總督威廉·堅負責,由於1892年前立法局主席是由香港總督兼任,因此事情被鬧上至英國殖民地部,最後殖民地部把權力全歸於香港總督,但薪金仍是4000英鎊而不是正式總督的薪金6000英鎊。隨後,威廉·堅辭去副總督的職務,仍任輔政司至1859年,寶靈予以批准,並宣布撤消副總督職位。


香港重光後,海軍少將夏愨在1945年9月1日成立臨時軍政府副總督一職曾短暫恢復,由詹遜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擔任但英國政府並不同意當軍政府的首席民政事務官(Chief Civil Affairs Officer)麥道高 (David Mercer MacDougall) 與他的九名隨員在97正式抵港運作後,這職位即時取消。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德己立街

德己立街(D'Aguilar Street),早年稱為德忌笠街,在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西邊,經過士丹利街、威靈頓街、蘭桂坊,之後向東成曲尺形,出雲咸街,到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的藝穗會止。



從皇后大道中望向德已立街。 (20116月拍攝)


德己立街的名稱,源自香港殖民地時代初期的總司令及護理總督德忌笠。陸軍少將德己立爵士,KCB,(英語:Major-General 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又譯德忌笠,1784年-1855年),英國軍人,生於利物蒲,曾任駐港英軍三軍總司令和香港第一任副總督。香港的德己立街、鶴咀和澳洲昆士蘭德己立都是以他命名。


香港開埠早年曾設有副總督 /護理總督 (Lieutenant Governor)。其地位僅次於港督,高於輔政司(即後來的布政司,香港回歸後的政務司司長),於1843年至1854年之間設立,惟香港副總督在香港殖民地政府中只屬於虛位,並沒有任何權力,故只有總督離開香港期間或同時兼任輔政司時才有實質權力,香港第一任副香港總督是三軍司令德己立少將。1854413,寶靈以65歲之鹷就任第四任香港總督。當寶靈被提名接替文咸時,殖民地部通知他,由於香港庫房空虛,只能以商務監督的名義,加上香港總督的空銜來統治香港,由於是空銜,故薪金是原有的2/34000英鎊。處理香港日常事務由年薪2000英鎊的副總督威廉·堅負責,由於1892年前立法局主席是由香港總督兼任,因此事情被鬧上至英國殖民地部,最後殖民地部把權力全歸於香港總督,但薪金仍是4000英鎊而不是正式總督的薪金6000英鎊。隨後,威廉·堅辭去副總督的職務,仍任輔政司至1859年,寶靈予以批准,並宣布撤消副總督職位。


香港重光後,海軍少將夏愨在1945年9月1日成立臨時軍政府副總督一職曾短暫恢復,由詹遜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擔任但英國政府並不同意當軍政府的首席民政事務官(Chief Civil Affairs Officer)麥道高 (David Mercer MacDougall) 與他的九名隨員在97正式抵港運作後,這職位即時取消。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士丹利街

士丹利街 (Stanley Street) 屬東西走向,在皇后大道中與威靈頓街之間平衡。東起與德己立街交界,西至嘉咸街交界止,全長約350。士丹利街在閣鱗街交界有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



由德己立街望向士丹利街。它是中環小數仍有電單車泊位的街道。 (20116月拍攝)



從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附近望向東面的士丹利街。(2011年拍攝)



士丹利街亦是中環一條具歷史性的街道,與中國國父孫中山在1900年代對清朝的革命活動有關1900年成立宣揚革命思想的中國日報報館原址-士丹利街24號,可惜有關的歷史建築物已拆卸。



士丹利街西面清晨仍未營業的露天大排檔。 (2011年拍攝)


20世紀50年代的士丹利街是綠色鐵皮大牌檔的全盛時期,據說當時就出現三四十家鐵皮食肆。




士丹利街露天大排檔。 (2011年拍攝)


士丹利街七十四至八十二號對面有五檔大牌檔,其中四檔在2010年進行接駁煤氣及改善排污等翻新工程,在20111月以新面貌營業。不過,中西區區議員鄭麗琼及黃堅成收到士丹利街街舖負責人及業主投訴,指有大牌檔在緊急車輛通道豎立四支鐵柱,然後以伸縮天篷為營業範圍遮蔭,阻礙消防車等緊急車輛進入之餘,有鐵柱阻礙鄰近大廈火警逃生出口,更可能讓竊匪借柱攀入大廈單位。


街舖負責人及業主曾向大牌檔了解鐵柱事宜,最終報警收場,其中一名業主林先生昨指,他們對保育大牌檔絕對支持,但食環署應做好諮詢與監管,大牌檔從前有「兩枱八櫈」限制,如今卻任擺,業主們憂慮遇緊急事故,枱櫈會阻礙救援及影響附近商戶居民安全。


豎立鐵柱的「陳泗記」大牌檔負責人陳氏夫婦昨重申鐵柱及天篷獲政府部門批准,消防車早前現場測試亦順利進入緊急通道,陳太更指可於兩分鐘內收起天篷,不會影響救火流程。食環署回應指,牌檔可在指定範圍設置伸縮帳篷等事宜曾諮詢中西區區議會並獲支持,該署亦就建議諮詢路政署、運輸署、消防處及機電工程署等部門,有關部門沒反對,但黃堅成批評食環署諮詢有問題。



排隊買六合彩的人龍。


士丹利街亦是幸運六合彩售賣熱點。根據馬會2011年統計,中環士丹利街投注站由1994年至今共賣出36張頭獎彩票,是十大幸運投注站之首。



該街道另一有名的地方是因為有陸羽茶室。


陸羽茶室


始於1933年,最初落戶中環永吉街,創辦人立意打造一家高檔茶室,故以著有《茶經》的中國茶聖「陸羽」為名,除了一盎兩件,還兼辦酒席,有售鮑蔘翅肚,格調較一般茶樓高,消費也貴一截。至七十年代,因業主收回物業而遷到威靈頓街現址,得霍英東、郭得勝等廿多名相熟富豪入股,面積擴充了不少。


樓高三層,裝潢承傳上世紀初的嶺南風格,推開沉疊疊的木門進內,舉目盡是酸枝傢俱、字畫墨寶、彩瓷花瓶等,頭上吊扇吱吱作響,典雅有氣魄。侍者身上仍是傳統的白衫黑褲唐裝,與茶壺、焗盅等構成一種特殊氛圍,彷彿連空氣中的塵埃也透着古意,把人一下子送回舊時的年華中。


上流貴客特別多,來的不是富商巨賈、政經名人,就是紅伶明星或文人畫家,隨便一數都有何添、新馬師曾、張大千、南海十三郎等響噹噹的名字,就連歷任港督也常在此設宴款客,以茶會友之餘,也不時互通消息。如今仍以名熟客佔多,人人非指定座位不坐,盡顯派頭。所以,我未去過,哈哈!


既以茶室為號,茶葉自然不賴。長年供應六種茶葉,普洱、六安事先存放在自家茶倉中,普洱更足足陳化十五年才拿來奉客,喝來濃醇圓潤,味帶陳香,口中餘有絲絲回甘。鐵觀音、龍井、白牡丹和香片都是上等貨色,別人貪平用三、四級的下價貨,她卻指定用特級,又僱有師傅專職調配混茶,買來送禮的人多的是。


沿用以焗盅沏茶的古法,把沸水注入盛着茶葉的盅內,首泡的茶倒掉,再沖水蓋上,待之焗出茶味便倒進杯內,提着銅茶壺的茶博士不斷來回加添熱水,「水滾茶靚」,茶香自然濃得化不開。茶錢不便宜,三十年代每位六仙,現漲至$25元,比普通酒樓貴幾倍,絕非平易近人,但茶色茶味確有雲泥之別,一試便知高低。我不會這樣豪氣去試!


點心款式幾十年如一日,不少如上湯縐紗角、雲腿三絲卷、白汁石斑筒等都幾成絕響,年輕一輩鮮有所聞。統領點心部的鐘師傅,是陸羽的老臣子,選材跟足老規矩,從不用雪藏貨,也沒有習染外頭的壞風氣,點心依然用雙手來造,謝絕半製成品,且打死不依賴機器,全憑手感和經驗來牽引,每口都是手藝和心機。


晚市中菜是一貫的舊派,霸王蓮子鴨、龍穿鳳翼、翡翠桂魚卷...無一不是上世紀留傳下來的古法菜。掌灼的褟師傅,效力陸羽三十多年,師承「廚師狀元」梁敬的徙弟黎培,廚功到家,再刁鑽的菜式也難不倒他。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士丹利街

士丹利街 (Stanley Street) 屬東西走向,在皇后大道中與威靈頓街之間平衡。東起與德己立街交界,西至嘉咸街交界止,全長約350。士丹利街在閣鱗街交界有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



由德己立街望向士丹利街。它是中環小數仍有電單車泊位的街道。 (20116月拍攝)



從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附近望向東面的士丹利街。(2011年拍攝)



士丹利街亦是中環一條具歷史性的街道,與中國國父孫中山在1900年代對清朝的革命活動有關1900年成立宣揚革命思想的中國日報報館原址-士丹利街24號,可惜有關的歷史建築物已拆卸。



士丹利街西面清晨仍未營業的露天大排檔。 (2011年拍攝)


20世紀50年代的士丹利街是綠色鐵皮大牌檔的全盛時期,據說當時就出現三四十家鐵皮食肆。




士丹利街露天大排檔。 (2011年拍攝)


士丹利街七十四至八十二號對面有五檔大牌檔,其中四檔在2010年進行接駁煤氣及改善排污等翻新工程,在20111月以新面貌營業。不過,中西區區議員鄭麗琼及黃堅成收到士丹利街街舖負責人及業主投訴,指有大牌檔在緊急車輛通道豎立四支鐵柱,然後以伸縮天篷為營業範圍遮蔭,阻礙消防車等緊急車輛進入之餘,有鐵柱阻礙鄰近大廈火警逃生出口,更可能讓竊匪借柱攀入大廈單位。


街舖負責人及業主曾向大牌檔了解鐵柱事宜,最終報警收場,其中一名業主林先生昨指,他們對保育大牌檔絕對支持,但食環署應做好諮詢與監管,大牌檔從前有「兩枱八櫈」限制,如今卻任擺,業主們憂慮遇緊急事故,枱櫈會阻礙救援及影響附近商戶居民安全。


豎立鐵柱的「陳泗記」大牌檔負責人陳氏夫婦昨重申鐵柱及天篷獲政府部門批准,消防車早前現場測試亦順利進入緊急通道,陳太更指可於兩分鐘內收起天篷,不會影響救火流程。食環署回應指,牌檔可在指定範圍設置伸縮帳篷等事宜曾諮詢中西區區議會並獲支持,該署亦就建議諮詢路政署、運輸署、消防處及機電工程署等部門,有關部門沒反對,但黃堅成批評食環署諮詢有問題。



排隊買六合彩的人龍。


士丹利街亦是幸運六合彩售賣熱點。根據馬會2011年統計,中環士丹利街投注站由1994年至今共賣出36張頭獎彩票,是十大幸運投注站之首。



該街道另一有名的地方是因為有陸羽茶室。


陸羽茶室


始於1933年,最初落戶中環永吉街,創辦人立意打造一家高檔茶室,故以著有《茶經》的中國茶聖「陸羽」為名,除了一盎兩件,還兼辦酒席,有售鮑蔘翅肚,格調較一般茶樓高,消費也貴一截。至七十年代,因業主收回物業而遷到威靈頓街現址,得霍英東、郭得勝等廿多名相熟富豪入股,面積擴充了不少。


樓高三層,裝潢承傳上世紀初的嶺南風格,推開沉疊疊的木門進內,舉目盡是酸枝傢俱、字畫墨寶、彩瓷花瓶等,頭上吊扇吱吱作響,典雅有氣魄。侍者身上仍是傳統的白衫黑褲唐裝,與茶壺、焗盅等構成一種特殊氛圍,彷彿連空氣中的塵埃也透着古意,把人一下子送回舊時的年華中。


上流貴客特別多,來的不是富商巨賈、政經名人,就是紅伶明星或文人畫家,隨便一數都有何添、新馬師曾、張大千、南海十三郎等響噹噹的名字,就連歷任港督也常在此設宴款客,以茶會友之餘,也不時互通消息。如今仍以名熟客佔多,人人非指定座位不坐,盡顯派頭。所以,我未去過,哈哈!


既以茶室為號,茶葉自然不賴。長年供應六種茶葉,普洱、六安事先存放在自家茶倉中,普洱更足足陳化十五年才拿來奉客,喝來濃醇圓潤,味帶陳香,口中餘有絲絲回甘。鐵觀音、龍井、白牡丹和香片都是上等貨色,別人貪平用三、四級的下價貨,她卻指定用特級,又僱有師傅專職調配混茶,買來送禮的人多的是。


沿用以焗盅沏茶的古法,把沸水注入盛着茶葉的盅內,首泡的茶倒掉,再沖水蓋上,待之焗出茶味便倒進杯內,提着銅茶壺的茶博士不斷來回加添熱水,「水滾茶靚」,茶香自然濃得化不開。茶錢不便宜,三十年代每位六仙,現漲至$25元,比普通酒樓貴幾倍,絕非平易近人,但茶色茶味確有雲泥之別,一試便知高低。我不會這樣豪氣去試!


點心款式幾十年如一日,不少如上湯縐紗角、雲腿三絲卷、白汁石斑筒等都幾成絕響,年輕一輩鮮有所聞。統領點心部的鐘師傅,是陸羽的老臣子,選材跟足老規矩,從不用雪藏貨,也沒有習染外頭的壞風氣,點心依然用雙手來造,謝絕半製成品,且打死不依賴機器,全憑手感和經驗來牽引,每口都是手藝和心機。


晚市中菜是一貫的舊派,霸王蓮子鴨、龍穿鳳翼、翡翠桂魚卷...無一不是上世紀留傳下來的古法菜。掌灼的褟師傅,效力陸羽三十多年,師承「廚師狀元」梁敬的徙弟黎培,廚功到家,再刁鑽的菜式也難不倒他。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中環雪廠街

雪廠街 (Ice House Street) 位於中環,是單程下山車道。它的南段連接近藝穗會的雲咸街,而北段則連接干諾道中。



由干諾道中望向雪廠街。干諾道是填海後於1903年通車。雪廠街是因為中環填海而得以延長。(20116月拍攝)



從德輔道中望向雪廠街。 (2011年拍攝)


 


雪廠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是中區政府合署西翼。 (2010年拍攝)


雪廠街的得名,是因為在1845417,該處有一冷藏庫在雪廠街建立,供應來自北美洲的冰塊予附近的醫院及居民。冰塊冷藏庫營運直到1880年代為止。雪廠其實是雪倉,港人稱冰為雪,雪廠就是貯冰的倉庫。



1870年代在皇后大道中望向雪廠街。左邊小路是炮台里。右邊建築物是「雪廠」位置。


現在位於皇后大道中交界的雪廠街。 (2011年拍攝)


當年香港用的冰都是美國船運而來的天然冰。美國的大湖和河流冬季結冰所產生的冰塊,運到香港後,塗上鋸屑和糠皮防止溶化,貯入雪廠待用。供應冰塊的公司(Ice House Company)成立於1845年,它的貯冰倉設於雪廠街。當時中環尚未填海,雪廠就在海邊,運冰船卸貨入倉非常方便。


雪廠是一座兩層的建築物,地皮由政府免費批給,期限為七十五年,附帶條件是廉價供應冰塊給公立醫院。該廠每天出冰兩次,一次為上午五時至七時,一次為下午二時至四時,每天消耗量約 七百磅 。美國冰一度獨佔香港的冷藏市場,直到1866年左右,凱爾才在灣仔春園街一帶設廠自製冰塊,與之競爭。1880年以後,本港自製的冰塊售價越來越低,遠道而來的美國冰無利可圖,便停止輸入。


輸入美國冰的丟杜公司後來和凱爾改組的香港製冰公司合併,且交由渣甸洋行經營。1883年,港府向渣甸洋行提議,將雪廠街的地皮長期批與該洋行,租期九百九十九年,批價一萬二千五百元渣甸洋行僅肯出價八千元,並且要分五年繳清,理由是雪廠的地基低於雪廠街的路面,卑濕異常,除了貯冰外難以作其他用途。再後來,雪廠和製冰公司又都賣給牛奶公司。雪廠街的古老雪廠,直至1918年牛奶公司向渣甸洋行收買時仍然存在。(內容來源:維基百科中文版-雪廠街)


現存的舊牛奶公司倉庫(曾用作冰庫,即現時的香港外國記者會及藝穗會會址),與使雪廠街得名的雪廠建築物並無任何關係。而且,該建築物的登記地址是下亞厘畢道2號,不是雪廠街。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中環雪廠街

雪廠街 (Ice House Street) 位於中環,是單程下山車道。它的南段連接近藝穗會的雲咸街,而北段則連接干諾道中。



由干諾道中望向雪廠街。干諾道是填海後於1903年通車。雪廠街是因為中環填海而得以延長。(20116月拍攝)



從德輔道中望向雪廠街。 (2011年拍攝)


 


雪廠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是中區政府合署西翼。 (2010年拍攝)


雪廠街的得名,是因為在1845417,該處有一冷藏庫在雪廠街建立,供應來自北美洲的冰塊予附近的醫院及居民。冰塊冷藏庫營運直到1880年代為止。雪廠其實是雪倉,港人稱冰為雪,雪廠就是貯冰的倉庫。



1870年代在皇后大道中望向雪廠街。左邊小路是炮台里。右邊建築物是「雪廠」位置。


現在位於皇后大道中交界的雪廠街。 (2011年拍攝)


當年香港用的冰都是美國船運而來的天然冰。美國的大湖和河流冬季結冰所產生的冰塊,運到香港後,塗上鋸屑和糠皮防止溶化,貯入雪廠待用。供應冰塊的公司(Ice House Company)成立於1845年,它的貯冰倉設於雪廠街。當時中環尚未填海,雪廠就在海邊,運冰船卸貨入倉非常方便。


雪廠是一座兩層的建築物,地皮由政府免費批給,期限為七十五年,附帶條件是廉價供應冰塊給公立醫院。該廠每天出冰兩次,一次為上午五時至七時,一次為下午二時至四時,每天消耗量約 七百磅 。美國冰一度獨佔香港的冷藏市場,直到1866年左右,凱爾才在灣仔春園街一帶設廠自製冰塊,與之競爭。1880年以後,本港自製的冰塊售價越來越低,遠道而來的美國冰無利可圖,便停止輸入。


輸入美國冰的丟杜公司後來和凱爾改組的香港製冰公司合併,且交由渣甸洋行經營。1883年,港府向渣甸洋行提議,將雪廠街的地皮長期批與該洋行,租期九百九十九年,批價一萬二千五百元渣甸洋行僅肯出價八千元,並且要分五年繳清,理由是雪廠的地基低於雪廠街的路面,卑濕異常,除了貯冰外難以作其他用途。再後來,雪廠和製冰公司又都賣給牛奶公司。雪廠街的古老雪廠,直至1918年牛奶公司向渣甸洋行收買時仍然存在。(內容來源:維基百科中文版-雪廠街)


現存的舊牛奶公司倉庫(曾用作冰庫,即現時的香港外國記者會及藝穗會會址),與使雪廠街得名的雪廠建築物並無任何關係。而且,該建築物的登記地址是下亞厘畢道2號,不是雪廠街。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的舊牛奶公司倉庫

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2 號的舊牛奶公司倉庫於1892 年建成,原為冰窖,舊倉庫的面積只有現時倉庫的一半(南座)1896 年,牛奶公司將總部搬至主倉庫,其後陸續加入屠場、餡餅生產工場、牛奶分銷中心、零售冰粒雪庫、副食品工場及鍋爐間等設備。1913 年,公司將倉庫翻新成為總經理住所。日佔時期(1941-1945),倉庫曾經被日軍掠奪一空。這裡至1970 年代仍為牛奶公司總部。1982 年,香港外國記者會進駐舊北座,兩年後政府亦將南座租予藝穗會使用。


藝穗會,左面是雲咸街,右面是下亞厘畢道。留意建築物外牆的街牌是香港早期的砌磚仔款式,已經絕無僅有。(2011年拍攝)



1908年的牛奶公司倉庫。



雖然藝穗會曾提出「迫遷」,樂天陶社今天仍然存在。 (20116月拍攝)


藝穗會於1985年進駐舊牛奶公司倉庫時,有「天台畫室」、「藝穗默劇實驗室」等藝團,但發展至今,只餘下唯一駐場藝團「樂天陶社」,面積僅1,500平方呎,包括展覽場地、工作室及辦公室,租金由最初8,000元增至28,8800元。但藝穗會於2009年計劃內部裝修,並以開拓空間及符合政府合約訂明不得轉租為由,決定不與「樂天陶社」續約,被質疑向錢看,將藝團趕走以騰出空間拓展餐飲業務,引發一場藝術與商業的爭拗。藝穗會稱裝修是配合更新的消防條例,加設防火設施及增建樓梯,並與全面維修一併進行,估計費用達4,000萬元,其中2,400萬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其餘靠外界捐獻與營運收入補貼,工程分階段進行,為期一年,其間場地須局部關閉。


藝穗會進行擬議的翻新工程,內容如下:


1) 為合乎民政事務總署牌照事務處簽發的會社牌照要求而要作出一些工程,包括提供走火通道、把已封的窗戶打開、拆除安裝在外牆的空氣調節機組,以及提供消防灑水系統等。


2) 建議進行改建工程,以便更充分利用建築物的空間。有關工程包括將現時的藝穗會畫廊改建為劇院,將天台改建為附設餐飲設施的天台花園,並進行相應的改建及結構鞏固工程,包括拆除支柱,以及在一樓和天台的現有磚牆加建鋼樑等。


雖然此項工程並非政府基本工程項目,但鑑於該幢由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物具有文物價值,該公司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的提議,主動進行文物影響評估研究。古蹟辦關注到,擬議的改建工程或會對具歷史價值的建


築構件造成無法還原的干擾,所以應制訂其他方案。其中,從歷史角度來看,地下和一樓的中央支柱連內牆承托支柱及連接橫樑均為主要結構部分,若將之拆除,將會有損建築物時代風格的完整性。這些結構部分可代表建築物自落成至今的一個歷史時期,因此自有其保留價值,不宜將之拆除。此外,若根據建議把地下和一樓的中央支柱拆除,將須相應進行大規模的鞏固工程,包括加建新的橫樑和改動現有的橫樑。由於把支柱拆除並加建新的橫樑後,建築物的整個結構形態都會改變,擬議工程將不能還原。古蹟辦已建議該公司檢討擬議改建工程的範圍,以期把對該歷史建築的結構造成的干擾減至最低,同時制訂適當的緩解措施。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的舊牛奶公司倉庫

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2 號的舊牛奶公司倉庫於1892 年建成,原為冰窖,舊倉庫的面積只有現時倉庫的一半(南座)1896 年,牛奶公司將總部搬至主倉庫,其後陸續加入屠場、餡餅生產工場、牛奶分銷中心、零售冰粒雪庫、副食品工場及鍋爐間等設備。1913 年,公司將倉庫翻新成為總經理住所。日佔時期(1941-1945),倉庫曾經被日軍掠奪一空。這裡至1970 年代仍為牛奶公司總部。1982 年,香港外國記者會進駐舊北座,兩年後政府亦將南座租予藝穗會使用。


藝穗會,左面是雲咸街,右面是下亞厘畢道。留意建築物外牆的街牌是香港早期的砌磚仔款式,已經絕無僅有。(2011年拍攝)



1908年的牛奶公司倉庫。



雖然藝穗會曾提出「迫遷」,樂天陶社今天仍然存在。 (20116月拍攝)


藝穗會於1985年進駐舊牛奶公司倉庫時,有「天台畫室」、「藝穗默劇實驗室」等藝團,但發展至今,只餘下唯一駐場藝團「樂天陶社」,面積僅1,500平方呎,包括展覽場地、工作室及辦公室,租金由最初8,000元增至28,8800元。但藝穗會於2009年計劃內部裝修,並以開拓空間及符合政府合約訂明不得轉租為由,決定不與「樂天陶社」續約,被質疑向錢看,將藝團趕走以騰出空間拓展餐飲業務,引發一場藝術與商業的爭拗。藝穗會稱裝修是配合更新的消防條例,加設防火設施及增建樓梯,並與全面維修一併進行,估計費用達4,000萬元,其中2,400萬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其餘靠外界捐獻與營運收入補貼,工程分階段進行,為期一年,其間場地須局部關閉。


藝穗會進行擬議的翻新工程,內容如下:


1) 為合乎民政事務總署牌照事務處簽發的會社牌照要求而要作出一些工程,包括提供走火通道、把已封的窗戶打開、拆除安裝在外牆的空氣調節機組,以及提供消防灑水系統等。


2) 建議進行改建工程,以便更充分利用建築物的空間。有關工程包括將現時的藝穗會畫廊改建為劇院,將天台改建為附設餐飲設施的天台花園,並進行相應的改建及結構鞏固工程,包括拆除支柱,以及在一樓和天台的現有磚牆加建鋼樑等。


雖然此項工程並非政府基本工程項目,但鑑於該幢由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物具有文物價值,該公司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的提議,主動進行文物影響評估研究。古蹟辦關注到,擬議的改建工程或會對具歷史價值的建


築構件造成無法還原的干擾,所以應制訂其他方案。其中,從歷史角度來看,地下和一樓的中央支柱連內牆承托支柱及連接橫樑均為主要結構部分,若將之拆除,將會有損建築物時代風格的完整性。這些結構部分可代表建築物自落成至今的一個歷史時期,因此自有其保留價值,不宜將之拆除。此外,若根據建議把地下和一樓的中央支柱拆除,將須相應進行大規模的鞏固工程,包括加建新的橫樑和改動現有的橫樑。由於把支柱拆除並加建新的橫樑後,建築物的整個結構形態都會改變,擬議工程將不能還原。古蹟辦已建議該公司檢討擬議改建工程的範圍,以期把對該歷史建築的結構造成的干擾減至最低,同時制訂適當的緩解措施。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元朗下白泥碉堡

政府今日(6月24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把元朗下白泥55號的碉堡列為法定古蹟。有關公告今日刊憲。


碉堡大約建於1910年,是香港唯一有確實證據證明與孫中山及其革命黨人領導的革命運動有直接關係的建築物。碉堡見證了香港在革命運動中所擔當的角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0年將碉堡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元朗下白泥55號俯瞰視后海灣和深圳,處有利位置,因此成為革命活動基地。1910年左右,廣州新軍之役結束後,革命人士以該址作為藏身之處,並以稻米磨坊和煉糖廠作掩飾。興中會的骨幹分子鄧蔭南於該址興建碉堡,用以監視后海灣對岸屬清廷管轄的地方。

適逢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碉堡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將於2011年下半年於碉堡附近安放展示設施。(資料來源: 古物古跡辦事處)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元朗下白泥碉堡

政府今日(6月24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把元朗下白泥55號的碉堡列為法定古蹟。有關公告今日刊憲。


碉堡大約建於1910年,是香港唯一有確實證據證明與孫中山及其革命黨人領導的革命運動有直接關係的建築物。碉堡見證了香港在革命運動中所擔當的角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0年將碉堡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元朗下白泥55號俯瞰視后海灣和深圳,處有利位置,因此成為革命活動基地。1910年左右,廣州新軍之役結束後,革命人士以該址作為藏身之處,並以稻米磨坊和煉糖廠作掩飾。興中會的骨幹分子鄧蔭南於該址興建碉堡,用以監視后海灣對岸屬清廷管轄的地方。

適逢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碉堡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將於2011年下半年於碉堡附近安放展示設施。(資料來源: 古物古跡辦事處)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泄蘭街與安蘭街

泄蘭街 (Zetland Street,早年稱鍚蘭街) 位於皇后大道中新世界大廈旁的一條後巷,連接雪廠街至皇后大道中,雪廠街位置盡頭有梯級。該處有兩個回定小販檔位,對出的皇后大道中行人路有欄杆,汽車不可以由皇后大道中轉入泄蘭街,只可以經雲咸街,轉安蘭街駛入。



清晨由皇后大道中望向泄蘭街。(2011年6月拍攝)



由雪廠街望向泄蘭街。



早年位於泄蘭街的共濟會雍仁會館。

該處曾有一雍仁會館 (Zetland Hall),直譯係「泄蘭會館」,是香港共濟會總部。共濟會的成立相傳源於中世紀,當時歐洲一班建造優美堂和宏偉城堡的石匠首先結社,到14世紀正式起用「共濟會」這個名字,並開始有文獻記載有關歷史。會內各人都以「兄弟」相稱,猶如一家人。第一所共濟總會於1717年在倫敦成立,到1759年底,共濟會傳入中國,分會首先在廣州成立,當時會員以外籍人士居多,但這些人其後紛紛返國,現時內地的分會已關閉。1850年左右,共濟會在港設立分會,並於現時新世界大廈所在地的泄蘭街興建「雍仁會館」,但二次世界大戰時,會所被日軍炸毀了,遂於1950年遷往堅尼地道覽車徑旁至今。共濟會的入會資格是不限種族宗,但須信奉有萬物主宰的存在、年齡至少二十一歲、男性、具有良好品格及遵守會社三大原則:博愛、仁濟及崇真,而且一定要有會員內部推薦。成功入會後,新會員須參加入會儀式,並繳交會費及入會費。



從網上找來的1845年雲咸街一帶地圖。地圖中央是船政司山。建有船政司官邸。泄蘭街(雖有有一條小徑)、安蘭街及都爹利街仍未出現。右下方相信是雪廠街,對出是維港,方便運送冰塊。

右上方是顛地洋行,又稱寶順洋行。是英資怡和洋行和美資旗昌洋行的主要競爭對手,主營業務是鴉片、生絲和茶葉。於1867年香港第一次金融風暴後結業,寶順隨即把總行遷至上海。香港總行結業後,大樓於1867年改建成香港大酒店(Hong Kong Hotel)。其後,香港置地公司購入這幅地,並建成告羅士打行(Gloucester Building)。後經合併,成為現在的置地廣場。



從網上找來1874年泄蘭街及雲咸街一帶的測量圖。內地段 (Inland Lot) 31號是擁仁會館的位置。當年仍未有安蘭街。內地段617618619前身有一座香港開埠已設立的船政司官邸 (Harbour Master’s House)



從雲咸街望向安蘭街。是小數中環街道有電單車停泊位。 (20116月拍攝)


安蘭街 (On Lan Street),原名安瀾街,位於中環,是一條只有四、 五十公尺 長短小的行車街道,也是一條掘頭路,唯一的出口連接雲咸街,另一端則為新世界大廈停車場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