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赤柱聖士提反書院(一)




聖士提反書院(St. Stephen's College是一所香港的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佔地面積約150,000平方米,為香港面積最大的一所中學,亦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多座校舍被列為歷史建築。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20112012年度,學校有多達1200名學生就讀。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 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因為科技與及思想上的落後而飽受西方列強欺壓,一群香港知識份子深明救國需由教育入手,遂計畫建立一所書院。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博士及巔南大學教授劉智鵬博士更認為,由於當時政府只開辦中央書院,不論家庭富貧孩子都有機會入讀,未能滿足冒起的華人富豪階層希望有純粹為自己子弟提供教育的學校,接受英式教育,訓練成為「紳士」階層。1901年,包括何啟、曹善允博士等八位香港商人及知識份子致函殖民地總督建議成立一所英文書院為本地華人子弟提供教育。由於政府拒絕接納有關建議,他們於是轉向聖公會尋求協助,這促成了1903年聖士提反書院的創立。

何啟爵士




曹善允博士
由於當時香港並沒有教育條例規管學校運作,學校以法人的形式在英國進行註冊,並有英國的視學官到港作評核教學質素。建校之時,校舍位於西營盤般咸道今香港大學所在地,並於
1924年至1929年短暫遷往薄扶林。1923年,書院獲得政府批出赤柱一塊地皮以建立新校舍(今書院所在地),1928427舉行動土儀式,邀得當時的殖民地總督金文泰爵士出席。1930年,學校主樓建成,由署理港督修頓爵士揭幕。學校的規格是正式中學,畢業生是可以直接考進大學。

 

在第一屆的學校畢業禮,出席的港督盧押便提出成立香港大學並鼓勵畢業生投考。學校人才輩出,有稱為東方的依頓(Eton of the East)。依頓是英國的貴族名校。由於東南亞地區/國家高等教育發展很慢,不少孩童都到聖士提反書院就讀,以便再進入港大讀書。據學校表示,高峰期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是來自東南亞的兒童。這情況直至由1967年香港暴動,香港政局不穩,東南亞的男童到聖士提反書院入學人數大減,所以反映出在1968年學校改變為男女校。



開幕已經存在的H型書院大樓。2011年已列為法定古蹟。


奠基石。


學校開幕紀念碑
學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治時期用作外國平民的集中營。日本戰敗後,由於校舍損毀嚴重,書院未有馬上恢復運作,在維修的同時政府租用了校舍作為臨時警察訓練學校。書院於1947年重新運作至今。

聖士提反書院於1968年起由男校轉為男女校並由1970年起轉為津貼中學2008年起由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學校同年在校內設立了一條古蹟徑,介紹校內的歷史及建築物



葉敬平樓。他多年來擔任校監、校長和宿舍舍監。一樓是校長及副校長辦公室。




 

 


 

 

 

2 則留言:

  1. Soldier:祝願 你



    冬至團圓



    聖誕節愉快


    新的一年順意
    準備去邊處玩呀?

    Diy

    回覆刪除
  2. 劍心,香港佬一個。除咗勤力工作之外,就係勤力咁玩!格言係 “嗜好太多,時間太少”11/4/12 08:43

    劍心也是在聖士提反畢業的(雖然已是 20 多年的事情了),所以看過你幾篇關於聖記和赤柱的介紹以後,特別感覺良多呢。感謝你給劍心帶來點點讀書時候的回憶。(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