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港英時代跑馬地早期發展 (一)


跑馬地要到1923年,政府宣佈發展為高尚住宅區,是香港第一次拆遷鄉村屋宇,是當年的大事。
 

港府的計劃是將黃泥涌村剷平,將流經該村的一條黃泥涌封閉,改為地底渠道,並填平了村中低窪地區和開拓村後山崗,將大片土地成為官地。村中的舊式村屋一律拆去,村民必須遷走。

 

怎樣搬村呢?當時政府宣佈村民可以申請換地,即可以在跑馬地區之外的鄉村地區換地建屋,例如在筲箕灣建屋等。這安排只限於有地契的村屋。至於沒有地契的村屋居民,政府在跑馬地山邊建築一列平房給他們屋住。每一家人住一間干房。如因依靠種菜、養雞、養豬或耕種維生者,政府每月給予$42補助,以三年為限。意思是,在三年之內,這些依靠土地耕作的農民應該可以轉業成功。

 

1927年工務局報告顯示,政府在河谷東南面與建中國式村屋6座52間。工程合約在1927年7月12日發出給Man Gang (譯音:文謹先生)。每間屋合約造價$990。那些政府興建的平房式房屋,一共構成三條街道,即桂芳街(Kwai Fong Street)、晉源街(Tsun Yuen Street)和聯興街(Lun Hing Street)。今天平房當然已經重建成大廈了,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平房被摧毀了不少。


跑馬地桂芳街。(2011年拍攝)


跑馬地晉源街。(2011年拍攝)

 


跑馬地聯興街。 (2011年拍攝)

遷拆完黃泥涌村後,政府即拍賣這些官地,作為高級住宅用途。當時香港的有錢人,很多嫌中環堅道交通不及跑馬地方便,而且空氣亦不及跑馬地清新,故此紛紛到跑馬地居住。

 

這些屋宇,構成了四條高尚住宅街道,即毓秀街(Yuk Sau Street)、景光街(King Kwong Street)、昌明街(Cheong Ming Street)和綿發街(Min Fat Street)。(部份資料來源:古今系列 香港東區街道故事)



跑馬地毓秀街。(2011年拍攝)


毓秀街舊建築物。(2011年拍攝)



毓秀街舊建築物。(2011年拍攝)


毓秀街舊建築物。(2011年拍攝)


跑馬地景光街。(2011年拍攝)


跑馬地昌明街。(2011年拍攝)


跑馬地綿發街。盡頭可以看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防空隧道入口。同一組的隧道入口在藍塘道及昌明街。另有一組防空隧在道禮頓山及禮頓道與黃泥涌道交界。山邊有數個防空隧道入口。(2011年拍攝)


政府在193037同時刊憲命名上述街道
今天下跑馬地的五六層高唐樓又再次經歷收購與重建,豪宅將聳立於街道兩旁。小鎮式的模樣將一去不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