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開埠早年以船名命的灣仔船街及捷船街

船街 (Ship Street) 位於灣仔,一端與皇后大道東連接,另一端與莊士敦道連接。皇后大道東以北一段船街有部份是梯級連接堅尼地道。

捷船街
(Schooner Street) 則連接船街和適安街有梯級的一段,所以車輛不能進入捷船街在191625命名1923年政府刊憲將捷船街西面盡頭位於內地段第1940號西北方角位置堵塞。因此原本的捷船街可能可以通過西面更遠的地方。


由於當時其附近的莊士敦道是碼頭,因此該處附近街道以海上交通工具以及中國港口城市命名。船街的樓梯由石板砌成,一直保存至今,為香港其中一條保存完好的戰前樓梯街。在
1980年代合和中心未建成前,附近學校的學生,包括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及同濟中學,都會使用該樓梯上落。




從皇后大道東望向船街。(2011年拍攝)





從莊士敦道東望向船街。(2011年拍攝)









船街盡頭荒廢的南固臺。(2010拍攝)



合和實業擬在該處樓宇重建,發展一座叫合和中心二期的大型酒店,並發展當地南回臺這個古蹟,不過遭到當地的居民的強烈反對,未能通過城市規劃委員會的審批,所以計劃並未開始。


 


另一個街上的特色是船街18號的單幢唐樓。私房菜名廚徐蒝在偶然的機會下,從市區重建局介紹得知船街18號這幢「歐洲屋仔」的唐樓,遂入標申請開設懷舊餐廳,名為「鴛鴦飯店」。唐樓屬於1930年晚期的建築,住屋原先是木製樓房,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建為水泥結構。原本在這裡居住的謝氏家族,多年來一直經營與建築有關的業務。


 

 


在灣仔船街盡頭與堅尼地道交界曾經有私校同濟中學同濟中學初在1936年2月於軒尼詩道建校。根據老街坊估計,同濟中學校舍最早原是一所富有人家的大宅,因為它位於當時的高尚住宅區堅尼地道,之後才用作同濟中學校舍。據老街坊憶述,遠於香港淪陷時期,船街一帶樓宇包括南固臺、同濟中學校舍等曾為日軍佔據作慰安所,名為「千歲花壇」。於90年代,亦被用作拍攝電影的場景,電影名稱為「伙頭福星」。期後因一場大火,校舍被燒燬至結構受損而必須被拆卸。現在只成為廢墟。

3 則留言:

  1. E家要突入唔難,翻開鐵版再搵鐵支翻牆就可,
    不過上落要小心,牆大約9尺。
    [版主回覆09/05/2011 10:49:04]傳聞有鬼, 唔入啦.

    回覆刪除
  2. 不過對面同濟既"文物"較多,沿水管上

    回覆刪除
  3. 唔係傳聞,直頭有,不過純粹參觀,都冇野既,日頭聽到d操兵聲同叫聲咁,習慣下就冇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