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石塘咀的由來

石塘咀,坊間有很多香港歷史或掌故的書有專題記述過去的發展,所以我沒有資格作詳盡介紹,只班門弄斧簡單的寫寫。


 


為何稱為石塘咀呢?早年的香港除了是漁港,還出產大批石材外銷,而主要開採地點在香港島的石塘咀和鰂魚涌(前稱可礦灣Quarry Bay)


 


石塘咀位於港島西區,從屈地街至堅尼地城海旁的曲尺形地段。它原為一個突出海濱的山咀,因地質為花崗岩,是良好的建築材料。清代時,珠江口的沖積平原逐漸擴大,人口增加,建築需求增加,但珠江三角洲一帶石材不足,須向外輸入。石材笨重,從沿海地區開採,水路付運,正好解決這個難題,石塘咀正合乎這個條件。


 


廣東惠州和梅州的客家人,世代從事採石業。清初遷海復界後不久,有歸善(即現今惠陽)石匠,探知香港及九龍多石山,於是與其他同業,自沙頭角,經官富場(即九龍灣)渡海,至石塘咀採石。容家人喜稱採石地點為石塘,故稱該處山咀為石塘咀。按記載,在乾隆三十六年,有長樂(即五華縣)石匠朱居元及族人,攜眷在該地建石塘咀村。但常受海盜滋擾,又有猛獸出沒,於是舉家他遷。兩房人遷往九龍城附近的沙埔村和大磡村,另一房遷往港島東南的鶴嘴立村。至此,原村廢棄而石塘咀之名留存。


 


不過,由於石礦蘊藏豐富,再有石匠來開採,其聚居地稱為「大石下」。1841年卑路乍船長所繪之《香港和附近一帶水道圖》,將其標為Tysheaha,廣東話音即大石下。而香港第二號憲報亦有記載大石下為有石礦場村落,人口20人。位置大約在寶翠園至屈地街海旁。



1874年的石塘咀。




到第4任港督寶靈為增加可發展土地而在1854年倡議在中環一帶填海,但受到擁有海濱權的外國商人反對。他唯有在石塘咀和銅鑼灣鵝頸填海造地。工程完成後,政府以他的名字分別命名為寶靈海旁(Bowring Praya)即現在的德輔道西和寶靈城(Bowrington)即寶靈頓道一帶


 


石塘咀填海後,中央的街道由海旁向山而築,故此稱為山道(Hill Road)。稍後發展至薄扶林。1980年代,更在薄扶林道上建設汽車天橋,接駁干諾道西,以疏導港島西半山交通。而在新填地上最先建成的建築物是香港煤氣公司的煤氣廠。當時公司總經理是屈地(Whitty),故在廠房旁的街道,稱為屈地街。現在是電車廠和港島西電車總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