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夫歷史: 上環的摩羅上街、摩羅下街、樂古道

除了早前已介紹的近上環文武廟一段荷李活道售賣古董外,現時的摩羅上街、摩羅街街和樂古道都是以主要售賣古董和舊物件的店舖。摩羅街位置在皇后大道中/西與荷李活道之間,原來摩羅街是成摩羅上街(Upper Lascar Row)、摩羅下街(Lower Lascar Row)。


清早的摩羅上街,盡頭是樓梯街。 (2011年6月拍攝)


1840-1850年代,有約數十名印度人聚居於上環山邊作小販。此外,經常有一批合約滿後,待僱「轉船」的水手,亦到該處暫全住。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另外一方面,駐港英軍的印度士兵,假期亦到該處購買家鄉貨。於是政府將該地段拍賣,給印度人使用。從政府檔案可知,1849年的售地計劃宣稱:「18491127日拍賣官地,位於印度廟附近,作印度人聚居(squatter)之用」可證。當時香港人已喜歡把印度人稱為「摩羅」(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因此此街便被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亦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原指士兵、護衞,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


1860年代,摩羅街的發展又遇到一個轉折。當時廣東四邑新會、台山、恩平、開平發生了「土客衝突」,原居民與新移民為爭奪土地資源,爆發大規模的械鬥,雙方死傷不計其數。當時香港一位原藉開平富商譚三才,又名譚亞財,關注故鄉的土客之爭。譚先生以建築致富,曾承投多項政府工程,亦為上環文武廟倡建者。他為幫助鄉里對抗客家人,憑着在政府中的關係,暗中招募百多名曾在軍中服役的印度兵,配備新式洋槍,乘船返回新會增援。但他們被客家人打敗,傷亡過半,其中有一些是有家眷在香港,她們頓失依靠,情緒激動,各政府求助,要求賠償安置。


 


港英政府於是追究譚三才。他見勢色不對,唯有認罪答應賠償,在摩羅街旁加建房屋,安置死傷者遺屬。因此,在摩羅街之南(山坡較高處),增加了一條摩羅上街,前者改為摩羅下街。


 


譚三才在西環有不少物業,西營盤有一條後巷「譚里」(Tam Lane) 便是因是他發展的地方,早期有不少四邑人士居住。


 



已經不再有古董舊物件售賣的摩羅下街 (2011年6月指攝)



隨著時代的發展,摩羅上、下街的居民成份及販賣貨物種類逐漸改變。成家立業的印度人,陸續遷居市區或他去。到20世紀初只餘下十多戶印度人,原來簡陋商舖,逐漸由經營雜架的中國商人填補。


摩羅街自192030年代起,便已經是一個舊貨買賣市場。其所售賣的古董,除了昂貴的藝術品外,也有其他雜項貨品。包括古董電器、舊玩具、舊名信片與海報等等,是喜愛懷舊物品人士尋寶的好地方。由於摩羅街的歷史特色,香港旅遊發展局向海外遊客推介,指摩羅上街為售賣絲織品、刺繡、玉石及木製品的好地方。此外,犘羅街在旅遊刊物中亦有被介紹,國際著名。因此,吸引不少中外遊客來參觀、購物及拍攝,也吸引古不少古董藝術店在此,及鄰近荷李活道開店,成行成市。


1960年代,接近樓梯街的一段摩羅下街,有多間唱片店及檔口,成為港島的唱片集中地。摩羅上下街的全盛時期為1970年代初。這區於1974年進行市區重建,上下兩街的舊樓幾全被拆卸,風貌全失。


政府後來修築樂古道 (Lok Kuk Road),沿用摩羅下街大部份地方。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摩羅下街經過一條後巷華里,便可到達一條橫跨水坑口街的行人天橋,再到荷李活公園。



從樓梯街望向樂古道。 (2011年拍攝)




入口位於樂道的嚤囉街中心。 (20116月拍攝)


摩羅街又被稱為,Cat Street「貓街」。位於樂古道的摩羅街中心的英文名稱是 Cat Street Centre因為這裏有很多經營古董買賣的商店,也有不少「雜架攤」,據說有店舖出售一些俗稱為「老鼠貨」的賊贓古董文物,外國人形容那些購買老鼠貨的人,像貓兒一樣,所以稱為「貓街」。


近年,有印度人及巴基斯坦人認為香港人以摩羅差形容他們,感到有侮辱成份及貶意。於20106月,多名中西區議員聯署要求地政總署盡快更改帶有種族歧視成分的街道名稱,達致種族融和。於同月17日,中西區區議會就區議員聯署要求更改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摩羅上街及摩羅下街等的街名作出討論。


地政總署回應指出,摩羅一詞源自古代對中東來華的伊斯蘭商旅 Morramen ,或中世紀從北非攻佔歐洲西南部的北非人 Mouro 的譯音,其後香港華人普遍以此稱呼來港的印度人;當年有關街道多印度人聚居,街道因此得名,完全沒有褒貶的意思。該署強調街道命名須從歷史角度考量,「摩羅」一詞記錄了百多年前印度人在港生活的歷史,若更改街道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殺文化意義特徵,該署認為並無必要。該署續指,如同中環雪廠街仍是紀念19世紀該區曾有一座貯冰倉的歷史;以摩羅命名的一系列街道,亦反映該區百多年前有不少印度人聚居,「更改這些街道的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煞其文化意義特徵。」。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則指並無收過少數族裔就有關街道名稱的投訴,但發言人認為若有少數族裔對道名稱有異議,政府應該正視。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