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文咸東街、西街一攜帶

香港於1842年,即香港開埠後的第二年,便已經進行第一次非正式的填海工程。當時,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及雲咸街的興建造成大量沙石,為免搬運至其他地區存放,於是直接把沙石推進維多利亞港,擴大維多利亞城的發展面積。而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則是於1852年展開的文咸填海計劃。在18511228,上環(今蘇杭街一帶)發生大火,燒毀房屋四百多座,造成三十多人死亡,並留下大堆瓦礫。很多人對本來對瓦礫的處理甚感苦惱,但文咸想到把瓦礫推到附近岸頭,填海造地,既可增加土地供應,又可輕易處理瓦礫,一舉兩得。文咸填海計劃在1852年展開,是為香港第一個正式的填海工程,計劃使維多利亞港上環及中環西部一帶開闢不少土地填海位置在今日上環文咸東街一帶,目的是將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以興建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發展維多利亞城。


填海所得的土地,建成多條道路,包括文咸東街 (Bonham Strand)、禧利街 (Hillier Street)及乍畏街 (Jervois Street,後改名蘇杭街)



留意文咸東街的英文並沒有 “East”。而文咸東街又因店舖所賣的貨品,稱為「參茸燕窩街」。



留意文咸東街起點。左面是蘇杭街。 (2011)



文咸東街近禧利街。 (2011)



從摩利臣街望向文咸東街。 (2011)




文咸西街將有酒店落成。 (2011)


港督文咸(又譯般咸)1836年至1843年出任第四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後於1848年至1854年出任第三任香港總督,並兼任駐華全權公使及駐華商務總監等職。


不同前兩任港督,文咸在任時聲望良好,亦平息了香港居民對政府的不滿。文咸在任港督期間為定例局首次引入非官守議員的議席,又成功緊縮開支,以及爭取使香港地契由75年延長至999年。另一方面,文咸任內亦曾多番與清廷兩廣總督徐廣縉交涉,要求准許英商踐約進入廣州城,但最後沒有下文。文咸曾於1853年訪問南京與太平天國領袖展開會談,會談的不快促使英國對太平天國採取中立的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