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留下一點中環回憶 (三): 終審法院和立法會大樓

現時的終審法院,前身是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坐落於中環炮台里。今年隨著立法會搬遷至添馬艦新大樓,終審法院將會改在舊最高法院大樓繼續辦公。



根據記載,早於1842 年時,首任香港總督砵甸乍授權副總督莊士頓於美利軍營附近的小山崗上興建一座永久官邸及陸上辦事處。最初建於上址的「莊士頓樓」,約於1842 43 年間落成,樓高兩層。莊士頓離港後,政府即租用這座大宅,作為1843年至46 年間總督的臨時官邸(即係當時政府財力不足以出錢建一幢真正的港督府啦!)。一八六零年前後,大樓進行了擴建工程,樓高變為三層,附有地窖和兩座角樓的建築物, 其外形與今日所見的相若。1879 年由當時匯豐銀行董事庇理羅士購入,命名為「比更士菲樓」,俗稱為「拱北樓」(Beaconsfield),以紀念拱北爵士(Lord Beaconsfield)

1915 年,法國傳道會以港幣三十八萬元購買了這座大樓,並進行改建。工程則於1917 年完成。整座大樓以紅磚及花崗石為主要建材,屬新古典風格,大樓的大事改建,最顯著的改變,是在大樓的西北隅加建了一座有著圓頂的小教堂。名字也更改為「法國傳道會大樓」,大樓背後仍有一個安放聖像的壁龕,見證了大樓曾經改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大樓外牆一磈小石碑上,鐫有這項重大改建工程的最後完工日期為1917 3 17 日。


1941 年香港政府在向日軍投降前,曾一度佔用這座大樓。戰爭結束後,大樓即作為1945 825 日成立的臨時香港政府總部。

及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少外國宗教團體撤離香港,法國傳道會也於一九五三年把大樓售予香港政府。此後,大樓曾先後作為教育司署、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和香港政府新聞處的辦事處。九七年回歸之後,這座前法國傳道會大樓改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終審庭,標誌著香港脫離殖民統治的新一頁。



這座樓高三層的新古典風格建築物,主要以紅磚及花崗石建成。二樓和三樓的露天游廊現已封閉,原先成為大樓特色的典雅成對柱橔,亦因而給遮蓋了部份。儘管大樓的內部迭經更改,部份昔日的氣派然存在。質佳工細的木樓梯、穹形屋頂、地下大堂美綸美奐的柱樑,以及天井等,都是值得欣賞的建築特色。大樓所在的斜坡,由花崗石牆鞏固,石牆築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踞臨著美利閱兵場,但部分石牆現己由一道經鞏固和修葺的新護土牆所代替。1989 9 14 日,大樓被列為法定古蹟。






現時的立法會大樓前身是舊最高法院。地點原為填海區。由英聯邦採辦處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和英格里斯貝爾設計。1899年繪畫大樓圖則,1900年開如興建。大樓建造時工人在地盤把數以百計的杉木打進填海材枓與粉沙混合物內。因此,大樓是「浮」在杉樹幹的木排上。為了使地基完全鞏固,地下水必須經常保持固定的水平。有鑑於此,工程人員便裝設地下水回灌系統,在必要時灌注地下水。

大樓在1903年奠基,歷時12年完成。1912115日由港督盧吉爵士宣布正式啟用。日本佔領香港時,大樓成為日本憲兵隊總部。


大樓有新古典主意建築風格,揉合遠東地區的建築特色。建築物佔地2660平方米,樓高三層,以花崗石建成。大樓仿傚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四周布愛奧尼亞式石柱,約17米高。大樓面向皇后像廣場的中央門廊頂上築有三角楣飾。其頂部豎立一高2.7米代表公義的泰米斯女神像。雕像下面是題字,中文譯公元1910年豎立。三角楣飾包含一扇半圓形窗戶,窗戶頂部雕有英國皇家盾形紋徽。盾徽由英格蘭獅子和蘇格蘭獨角獸護持,頂端飾有皇冠,其下刻有最高統洽者的銘辭:我權天授。象徵憐憫及真理的雕像則倚皇家盾形紋徽兩旁。

大樓正中央築有拱頂,拱頂之下是鼓形座。拱頂上築有頂塔,頂塔上鑲有青銅都鐸皇冠。都鐸皇冠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由1902年採用至英女王伊利莎伯二世於1953年即位。

為配合香港亞熱帶天氣,大櫻地下築有拱廊,一樓有露台,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大樓內部。

1978年地鐵工程引致大樓出現裂痕,大樓因而關閉維修。最高法院遷往維多利亞地方法院。1984年最高法院遷往金鐘現址。19846 15日大樓外部列為古蹟。19851030日大樓改為立法局用途。回歸後立法局改為立法會。



1 則留言:

  1. wing cheung28/3/12 00:25

    舊立法會大樓之後又可能改回成為終審法院,歷史重現
    [版主回覆03/28/2012 08:27:03]裝修工程進行中,司法機構已接收舊立會場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