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Tomica 可口可樂快樂工廠車輛套裝


2010年日本Tomica 玩具推出可口可樂快樂工廠一套四架玩具車。美中不足是車身貼上快樂工廠圖像的貼紙,欠缺像真度。


Tomica 可口可樂快樂工廠車輛套裝


2010年日本Tomica 玩具推出可口可樂快樂工廠一套四架玩具車。美中不足是車身貼上快樂工廠圖像的貼紙,欠缺像真度。


Tomica 玩具日本消防車(四) - 豐田 Coaster 消防用小巴


日本Tomica玩具車一直生產很多不同款式的日本消防車輛及警察車。今次介紹是以2004年出廠的豐田Coaster小巴改裝而成的消防車輛。



車比例是1:89,是原2004年編號92的玩具車,現在Tomica車仔已不在中國而改於越南生產。其實原車在Tomica玩具網頁資料庫是2005年的產品。車尾車牌印上2010,即表示2010年的出品。手工較細緻,不錯。


Tomica 玩具日本消防車(四) - 豐田 Coaster 消防用小巴


日本Tomica玩具車一直生產很多不同款式的日本消防車輛及警察車。今次介紹是以2004年出廠的豐田Coaster小巴改裝而成的消防車輛。



車比例是1:89,是原2004年編號92的玩具車,現在Tomica車仔已不在中國而改於越南生產。其實原車在Tomica玩具網頁資料庫是2005年的產品。車尾車牌印上2010,即表示2010年的出品。手工較細緻,不錯。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發行海洋公園亞洲動物天地明信片

香港郵政今日(四月二十日)宣布,以香港海洋公園「亞洲動物天地」為題的一套七張郵資已付明信片將於四月三十日推出發售。


這套明信片紀念香港海洋公園「亞洲動物天地」開幕一周年,展現七種珍貴動物,包括亞洲小爪水獺、雀鳥、揚子鱷、娃娃魚、大熊貓、金魚和小熊貓的可愛神態。明信片已包含空郵郵資,可以空郵方式投寄至任何目的地。



郵資已付明信片每套售價35元,由四月三十日起在郵政總局、尖沙咀郵政局、荃灣郵政局、沙田中央郵政局和屯門中央郵政局發售。

欲知這套郵資已付明信片的詳情,可瀏覽香港郵政網頁www.hongkongpost.com


(香港郵政)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元朗的"蠔家" Oyster Plus


昨晚為慶祝老婆收大信封,於是「豪一豪」去「蠔家」吃蠔。我們點了法國白酒配海鮮併盆。有三款即開生蠔、車厘蜆、螺、藍青口、三文魚魚生、蝦刺身。生蠔不覺有海水味,反而更顯鮮味。三文魚是厚切不過反而那蝦刺身更好吃。總體味道不錯。接著是兩個小食:三文魚子碎蛋和泰式釀青瓜(微辣)。兩個都好吃,以三文魚子碎蛋佔優。主菜是香蒜蜆意粉和焗釀乳鴿。意粉較鹹,反而吃不到蒜味,扣分,已向侍應反映。焗釀乳鴿等了很久,終於有侍應說焗燶了,要再做,送我一杯白酒賠罪。焗釀乳鴿是好吃,配菜不錯,只是老婆不喜歡以肝醬做填充料那味道。


服務因侍應而異,有的好好,有的較生手被動。總共吃了$8XX。可以再來。








 

地址:元朗馬田路38號怡豐花園地下67號舖



元朗的"蠔家" Oyster Plus


昨晚為慶祝老婆收大信封,於是「豪一豪」去「蠔家」吃蠔。我們點了法國白酒配海鮮併盆。有三款即開生蠔、車厘蜆、螺、藍青口、三文魚魚生、蝦刺身。生蠔不覺有海水味,反而更顯鮮味。三文魚是厚切不過反而那蝦刺身更好吃。總體味道不錯。接著是兩個小食:三文魚子碎蛋和泰式釀青瓜(微辣)。兩個都好吃,以三文魚子碎蛋佔優。主菜是香蒜蜆意粉和焗釀乳鴿。意粉較鹹,反而吃不到蒜味,扣分,已向侍應反映。焗釀乳鴿等了很久,終於有侍應說焗燶了,要再做,送我一杯白酒賠罪。焗釀乳鴿是好吃,配菜不錯,只是老婆不喜歡以肝醬做填充料那味道。


服務因侍應而異,有的好好,有的較生手被動。總共吃了$8XX。可以再來。








 

地址:元朗馬田路38號怡豐花園地下67號舖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瑞士-Heidi "飄零燕"郵票

PostEurop是一個包括歐洲48個郵政機構的郵政組織。每年都會以一個主題指示所屬的郵政機構發行郵票。郵票上會印有 “EUROPA” 的字樣。2010年的郵票主題是兒童讀物。


瑞士郵政便安排在201056日發行「凱廸」兒童讀物的郵票。



4枚郵票連漫畫名信片套裝



首日封



Cancelled Collection Sheet



Cancelled Folder


網址: https://sso.post.ch/shops/en/PhilaShop/Issue_of_652010/Europa_2010


如果你是60/70後,自然有看過當年在無綫電視播出的「飄零燕」。當然,郵票上的凱廸與日本的卡通片有一定出入。正如瑞士郵政的郵票發行介紹刊物都已經展示有7款不同的漫畫凱廸。


「飄零燕」是日本漫畫家Isao Takahata (高畑勳) 1974年的52集卡通作品,在不少歐洲國家播出,成為大熱。


他生於19351029日,日本三重縣伊勢市出生的動畫電影導演、製作人。於岡山縣立岡山朝日高等學校、東京大學文學部法文科畢業。有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和電視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港譯飄零燕,台譯小天使)」等代表作品。 他是自日本動畫業的黎明期開始支撐著動畫界的巨匠,影響宮崎駿、富野由悠季等人甚巨。 不止是動畫,還有擔任如「柳川堀割物語」等真人記錄片作品和人偶劇導演等。


東大法文科畢業,在日本動畫業中算是數一數二的菁英。興趣為音樂鑑賞和學習。 自學生時代起就愛好法國詩人、劇本作家的賈克・普雷菲爾(Jacques Prevert)的作品,他的作品也深受普雷菲爾的影響。他還翻譯了普雷菲爾的名詩集《Paroles》(日語譯標題名稱為『ことばたち(千言萬語)),這是這本詩集於日本首次的完全譯本(2004年)。又,擔任了法國的長篇動畫電影「嘰哩咕與魔女」的日語字幕翻譯、演出,更擔任原作小說的翻譯。他也擔任了同為法國的長篇動畫電影「國王與小鳥」的字幕翻譯。 他亦翻譯了「紅豬」電影冊子中的插曲『櫻桃結果時 Le Temps des cerises』的歌詞。



凱廸的故事起源自1879年。當年8Johanna Spyri探訪位於Jenins她兒時的朋友Anna von Sails。在鄉郊漫步時她們遇上一個小女孩。故事四星期便寫成並且同年出書發售(雖然寫為1880)。書名英文為 “Heidi’s Years of Wandering and Learning” 。故事書大獲好評,並在1881年再推出 “Heidi Gets to Use What She has Learnt”1883年兩本書釋成法文,1885年釋成美式英文。


 


除了卡通片,早在1937年沙莉譚寶及1952Elsbeth Sigmund亦有演出海廸電影,飾演凱廸。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King & Country 納粹德軍哥撤克騎兵指揮官Helmuth Von Pannwitz 將軍


最近 King & Country 發售新系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哥撤克騎兵。今次介紹是騎兵的指揮官賀密夫彭域治將軍 (Helmuth Von Pannwitz)士兵的手工與真人樣貌十分相似。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英屬聖海倫娜-英倫戰役70年郵票及小型張


2010318日英屬聖海倫娜發行英倫戰役70年郵票及小型張。郵票上是英國被空襲時的情況。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英屬印度洋群島-英倫戰役70年郵票及小型張

再有更多英倫戰役郵票及小型張介紹。








英屬印度洋領士在2010318日發行英倫戰役70年郵票及小型張。郵票一套6枚不是戰鬥機,而是大戰時期英國皇家空軍英雄及將領。




小型張則與不少英屬地區一樣,以空軍英雄Douglas Bader 爵士肖像的郵票,加上角是Douglas Bader 基金的標誌。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電影《月滿軒尼詩》

《月滿軒尼詩》的故事發生在灣仔這個光怪陸離的地方:新舊交雜、商廈高聳入雲、小學中學俱備、紅燈區夜夜笙歌……而軒尼詩道落在灣仔中間,剛好把這區切成兩半。英文名是Crossing Hennessy,更能表現男女主角張學友及湯唯各自生活於軒尼詩道另一邊。二人由互不相識到相遇,到最後深深的走進對方生命裡去,這就譜寫出一個都市愛情故事。


軒尼詩道由警察總部開始至銅鑼灣Sogo我作為一個在軒尼詩道上班的人,對故事中一事一物自然十分熟識,差不多可以說出是那條街。



所有情景在灣仔拍攝,故事圍繞男女主角張學友及湯唯,張學友的媽媽鮑起靜及李修賢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地道小品式愛情故事。這可能是編劇對灣仔甚至是老香港的一份情懷,說不定是近年提倡的集體回憶。亦正正如此,故事地道得有點悶,沒有高潮。故事中的老區情景不少,又有已拆卸的「喜帖街」,令故事節奏更慢,很平淡。不過「喜帖街」的市區重建,由舊變新,正呼應鮑起靜再找第二春,最後結婚。




(檀島咖啡餐廳。早已貼出電影海報。)


張學友演一個沒有人生理想的電器店少東,演得入型入格,但湯唯卻仍有一份土味,有點格格不入。幸好她在戲中時常說國語就當她是來港日子很短的新移民吧。鮑姐與李修賢演出保持水準,惟鮑姐個樣已經很老了,歲月不留人。朱咪咪很久沒有演電影,仍能做出平凡人的角色,不錯。


平凡香港人的愛情是平淡太平淡


電影《月滿軒尼詩》

《月滿軒尼詩》的故事發生在灣仔這個光怪陸離的地方:新舊交雜、商廈高聳入雲、小學中學俱備、紅燈區夜夜笙歌……而軒尼詩道落在灣仔中間,剛好把這區切成兩半。英文名是Crossing Hennessy,更能表現男女主角張學友及湯唯各自生活於軒尼詩道另一邊。二人由互不相識到相遇,到最後深深的走進對方生命裡去,這就譜寫出一個都市愛情故事。


軒尼詩道由警察總部開始至銅鑼灣Sogo我作為一個在軒尼詩道上班的人,對故事中一事一物自然十分熟識,差不多可以說出是那條街。



所有情景在灣仔拍攝,故事圍繞男女主角張學友及湯唯,張學友的媽媽鮑起靜及李修賢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地道小品式愛情故事。這可能是編劇對灣仔甚至是老香港的一份情懷,說不定是近年提倡的集體回憶。亦正正如此,故事地道得有點悶,沒有高潮。故事中的老區情景不少,又有已拆卸的「喜帖街」,令故事節奏更慢,很平淡。不過「喜帖街」的市區重建,由舊變新,正呼應鮑起靜再找第二春,最後結婚。




(檀島咖啡餐廳。早已貼出電影海報。)


張學友演一個沒有人生理想的電器店少東,演得入型入格,但湯唯卻仍有一份土味,有點格格不入。幸好她在戲中時常說國語就當她是來港日子很短的新移民吧。鮑姐與李修賢演出保持水準,惟鮑姐個樣已經很老了,歲月不留人。朱咪咪很久沒有演電影,仍能做出平凡人的角色,不錯。


平凡香港人的愛情是平淡太平淡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2010年聖葉理諾堂的聖周六復活節晚間禮儀

昨晚是聖周六復活節晚間禮儀(復活節守夜禮)。



開始時是燭光禮,神父先點燃復活臘燭,教友們再從復活臘燭的火點燃手上的臘燭。另一重頭戲是新教友接受入門聖事(領洗)及領受堅振聖事。聖葉理諾堂今年有56位新教友入教。



先由譚神父做施洗。


 



可能教友要入聖洗池受洗很慢,由陳神父搶回來做。之後,見譚神父口黑面黑,大家好似好「唔夾」。


, 要包容啦,兩位神父!


2010年聖葉理諾堂的聖周六復活節晚間禮儀

昨晚是聖周六復活節晚間禮儀(復活節守夜禮)。



開始時是燭光禮,神父先點燃復活臘燭,教友們再從復活臘燭的火點燃手上的臘燭。另一重頭戲是新教友接受入門聖事(領洗)及領受堅振聖事。聖葉理諾堂今年有56位新教友入教。



先由譚神父做施洗。


 



可能教友要入聖洗池受洗很慢,由陳神父搶回來做。之後,見譚神父口黑面黑,大家好似好「唔夾」。


, 要包容啦,兩位神父!


2010年的復活主日

經過了四旬期的克苦和反省,我們今天以愉悅和感恩的心情來慶祝主基督的復活。在上一個主日的讀經當中,我們聽到受苦的天主之僕,也就是我們的主基督,如何以愛和謙卑去面對他的苦難。從主基督的痛苦和死亡的奧迹中,我們看到痛苦和死亡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耶穌在被衆人捨弃及忍受十字架酷刑的同時,沒有忘記祈求天父寬恕那些陷害他的人們,他更接納了一位被判處死刑的囚犯,賜給他天國的福樂。讓我們藉由痛苦來淨化我們的愛,它使我們更肖似十字架上的基督。



「主復活了!」及回應:「他真的復活了!」東方基督徒喜歡以這對話,作為復活期五十天,直至五旬節的互相問候。事實上,復活期五十天,代表漫長無盡的歡樂。復活期以五旬節為高峰,正如基督的復活,以聖神的傾注,達致高峰。


復活期的彌撒和日課,都充滿了「亞肋路亞」。「亞肋路亞」,復活的歡呼,迴盪於整個復活期。為更突顯這點,自六世紀起,羅馬教會由聖灰星期三至逾越節守夜禮,都不詠唱「亞肋路亞」。這做法,甚至被東方教會質疑,造成羅馬教會與正教會之間的爭議,直至十四世紀。


「光榮頌」是另一項復活期的重點。雖然它以天使在聖誕夜的歌聲開始,其實它的起源,與復活節有關。六世紀時,只有在主教舉行彌撒時,才可唱光榮頌;而司鐸舉行彌撒,只有在復活期,才可詠唱光榮頌。



五十天之久,復活蠟燭,都供於聖所。復活蠟燭極宜放在讀經台旁。復活期內,每次舉行彌撒和日課,以及每次舉行洗禮,都點燃它。


藉著今天的三篇讀經,我們對以下三點做出反思:

(一) 我們該時時準備好與復活主相遇
基督的復活不只是一個發生在過去的歷史事件,因爲復活的主 仍然生活在我們當中。我們是否每時每刻留意到復活主的臨在呢?或許我們不一定能在一位可愛嬌小的嬰兒身上,或是一位牧者身上感受到他的臨在。如果我們能學著以對待復活主的態度來對待他人,那麽相信我們不會忽略他在任何時刻的臨在。基督會藉著任何一個人或一種情况來到我們當中,比如:一位路邊乞討的人、一位艾滋病患者、一個難民、一個對你不友善鄰居、你的醫生、你的老闆、或是你的市長等等。

(二) 我們要肖似復活主,向任何人伸出友誼的手就如在厄瑪烏路上的復活主,他在人群中保持低調。他時時選擇以平等的地位和我們來往。復活主經常主動來到我們生活的圈子當中,因爲屈尊就卑是他的行事風格。他允許人們做他們 自己,也就是毫無條件地去接納每一個人,幷且時時耐心地引導他們。讓我們學習復活主的態度去和周圍的人建立友誼。

(三) 復活節是我們一生一直在慶祝的事件
爲我們基督徒來說,復活節幷不隨著復活主日傍晚的到來而結束。因爲復活主的生命不斷在我們的生命中延續著。或許我們沒有機會見到顯現在耶穌墳墓中的天使,或是沒有機會在路上碰見復活的主,可這幷不重要。因爲當我們深信主已經復活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已經隨著有所改善了。


2010年的復活主日

經過了四旬期的克苦和反省,我們今天以愉悅和感恩的心情來慶祝主基督的復活。在上一個主日的讀經當中,我們聽到受苦的天主之僕,也就是我們的主基督,如何以愛和謙卑去面對他的苦難。從主基督的痛苦和死亡的奧迹中,我們看到痛苦和死亡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耶穌在被衆人捨弃及忍受十字架酷刑的同時,沒有忘記祈求天父寬恕那些陷害他的人們,他更接納了一位被判處死刑的囚犯,賜給他天國的福樂。讓我們藉由痛苦來淨化我們的愛,它使我們更肖似十字架上的基督。



「主復活了!」及回應:「他真的復活了!」東方基督徒喜歡以這對話,作為復活期五十天,直至五旬節的互相問候。事實上,復活期五十天,代表漫長無盡的歡樂。復活期以五旬節為高峰,正如基督的復活,以聖神的傾注,達致高峰。


復活期的彌撒和日課,都充滿了「亞肋路亞」。「亞肋路亞」,復活的歡呼,迴盪於整個復活期。為更突顯這點,自六世紀起,羅馬教會由聖灰星期三至逾越節守夜禮,都不詠唱「亞肋路亞」。這做法,甚至被東方教會質疑,造成羅馬教會與正教會之間的爭議,直至十四世紀。


「光榮頌」是另一項復活期的重點。雖然它以天使在聖誕夜的歌聲開始,其實它的起源,與復活節有關。六世紀時,只有在主教舉行彌撒時,才可唱光榮頌;而司鐸舉行彌撒,只有在復活期,才可詠唱光榮頌。



五十天之久,復活蠟燭,都供於聖所。復活蠟燭極宜放在讀經台旁。復活期內,每次舉行彌撒和日課,以及每次舉行洗禮,都點燃它。


藉著今天的三篇讀經,我們對以下三點做出反思:

(一) 我們該時時準備好與復活主相遇
基督的復活不只是一個發生在過去的歷史事件,因爲復活的主 仍然生活在我們當中。我們是否每時每刻留意到復活主的臨在呢?或許我們不一定能在一位可愛嬌小的嬰兒身上,或是一位牧者身上感受到他的臨在。如果我們能學著以對待復活主的態度來對待他人,那麽相信我們不會忽略他在任何時刻的臨在。基督會藉著任何一個人或一種情况來到我們當中,比如:一位路邊乞討的人、一位艾滋病患者、一個難民、一個對你不友善鄰居、你的醫生、你的老闆、或是你的市長等等。

(二) 我們要肖似復活主,向任何人伸出友誼的手就如在厄瑪烏路上的復活主,他在人群中保持低調。他時時選擇以平等的地位和我們來往。復活主經常主動來到我們生活的圈子當中,因爲屈尊就卑是他的行事風格。他允許人們做他們 自己,也就是毫無條件地去接納每一個人,幷且時時耐心地引導他們。讓我們學習復活主的態度去和周圍的人建立友誼。

(三) 復活節是我們一生一直在慶祝的事件
爲我們基督徒來說,復活節幷不隨著復活主日傍晚的到來而結束。因爲復活主的生命不斷在我們的生命中延續著。或許我們沒有機會見到顯現在耶穌墳墓中的天使,或是沒有機會在路上碰見復活的主,可這幷不重要。因爲當我們深信主已經復活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已經隨著有所改善了。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2010年的復活節晚間禮儀(聖周六)

今晚復活節守夜禮,有四個部分:光的典禮、聖道禮儀、洗禮及重宣聖洗誓願,以及感恩聖祭。整個慶典的核心,是聖洗及感恩聖祭。正如四旬期聚焦於天主聖言,為皈依、懺悔及準備洗禮,復活節聚焦於聖洗及聖體聖事。


光的典禮


「光」是復活節守夜禮不可或缺的部分,極具象徵意義。首先,我們重溫在
時間之初,光的創造;天主說:「有光」。由於他的復活,基督成為世界的光。其
次,我們以光作標記,顯示已受洗的人,在主內成了光明。殉道者聖猶斯定稱洗
禮為「Photismos」或「光照」。


主禮在復活蠟燭刻上十字聖號、希臘字母Α和Ω,和該年分的四個數字,說:
「往昔和現在,全屬於基督;他是元始和終結…時間屬於他,世代屬於他。」這
是為宣認教會的信仰:基督以他的復活,賺得統馭一切世代的絕對之權;「他」
就是基督徒宇宙觀的關鍵。把當年年份的數字,寫在復活蠟燭上,表示「這一年」,
也是「主的一年」;「這一年」屬於他。



遊行時,執事或司鐸三次宣告「基督的光」,並徐徐把復活蠟燭的光,傳給
會眾。這時,復活蠟燭象徵基督:他是我們的光明。燃點的復活蠟燭,走在遊行
之前,使我們記起以色列選民出谷(離開埃及)之時,火柱走在前面,引領選民走向福地。我們也在基督引領下,出離「罪惡的奴役」,到達「選民」的自由境地。


聖道禮儀


今日,禮儀安排共9 篇讀經,包括書信及福音。


洗禮及感恩祭


洗禮與感恩祭兩件聖事,使我們所遵行的四旬期、聖周及逾越節三日慶典,
達致高峰。一個完整的逾越節守夜禮,必然包括聖洗、堅振及共融聖事,或簡稱「入
門聖事」。整個四旬期、整個逾越節守夜禮,尤其讀經安排,都指向洗禮的舉行。


會眾重宣領洗誓願,也使逾越節守夜禮,得以圓滿。或者說,為基督徒團體
而言,這是他們所遵行的四旬期,所指向的高峰。故此,重宣領洗誓願,值得更
加注意,仔細策劃,並配合教理講授。為我們已領洗的人,重宣領洗誓願,表示
我們決心委身,正如聖安博所說:「依附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依附他的釘,不要
讓魔鬼將我們從十字架上,誘騙下來。」


2010年的復活節晚間禮儀(聖周六)

今晚復活節守夜禮,有四個部分:光的典禮、聖道禮儀、洗禮及重宣聖洗誓願,以及感恩聖祭。整個慶典的核心,是聖洗及感恩聖祭。正如四旬期聚焦於天主聖言,為皈依、懺悔及準備洗禮,復活節聚焦於聖洗及聖體聖事。


光的典禮


「光」是復活節守夜禮不可或缺的部分,極具象徵意義。首先,我們重溫在
時間之初,光的創造;天主說:「有光」。由於他的復活,基督成為世界的光。其
次,我們以光作標記,顯示已受洗的人,在主內成了光明。殉道者聖猶斯定稱洗
禮為「Photismos」或「光照」。


主禮在復活蠟燭刻上十字聖號、希臘字母Α和Ω,和該年分的四個數字,說:
「往昔和現在,全屬於基督;他是元始和終結…時間屬於他,世代屬於他。」這
是為宣認教會的信仰:基督以他的復活,賺得統馭一切世代的絕對之權;「他」
就是基督徒宇宙觀的關鍵。把當年年份的數字,寫在復活蠟燭上,表示「這一年」,
也是「主的一年」;「這一年」屬於他。



遊行時,執事或司鐸三次宣告「基督的光」,並徐徐把復活蠟燭的光,傳給
會眾。這時,復活蠟燭象徵基督:他是我們的光明。燃點的復活蠟燭,走在遊行
之前,使我們記起以色列選民出谷(離開埃及)之時,火柱走在前面,引領選民走向福地。我們也在基督引領下,出離「罪惡的奴役」,到達「選民」的自由境地。


聖道禮儀


今日,禮儀安排共9 篇讀經,包括書信及福音。


洗禮及感恩祭


洗禮與感恩祭兩件聖事,使我們所遵行的四旬期、聖周及逾越節三日慶典,
達致高峰。一個完整的逾越節守夜禮,必然包括聖洗、堅振及共融聖事,或簡稱「入
門聖事」。整個四旬期、整個逾越節守夜禮,尤其讀經安排,都指向洗禮的舉行。


會眾重宣領洗誓願,也使逾越節守夜禮,得以圓滿。或者說,為基督徒團體
而言,這是他們所遵行的四旬期,所指向的高峰。故此,重宣領洗誓願,值得更
加注意,仔細策劃,並配合教理講授。為我們已領洗的人,重宣領洗誓願,表示
我們決心委身,正如聖安博所說:「依附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依附他的釘,不要
讓魔鬼將我們從十字架上,誘騙下來。」


King & County Panzer III 坦克



King & County新推出 Panzer III 坦克。

三型坦克 (Panzer III) 為德國在1930年代生產的一款戰車,並廣泛地投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設計成攻擊敵方裝甲戰鬥車輛的它,與支援步兵的Panzer IV並肩作戰。雖然到二戰後期它也開始過時了,但是這絕不能抹殺三型坦克在德軍閃電戰中的地位,德軍在戰爭中輝煌的時刻都是用三型坦克完成的,到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後,其大部份用途也逐漸為強化後的四型坦克所取代,只有少部份在戰爭後期擔當步兵支援的角色。

三型坦克A型至C型均裝上了以滾軋均質鋼製成的15毫米輕型裝甲(homogeneous steel armour),而頂部和底部分別裝上10毫米及5毫米的同類裝甲。但隨著武器的改進,這種薄弱的裝甲很明顯已經不足。因此,德國後來生產的三號戰車D型、E型、F型及G型皆換上新的30毫米裝甲。而以後的H型、J型、L型及M型更在戰車正後方的表面覆上另一層3050毫米的裝甲。但是,由於三號戰車的尾部採用多層裝甲,使得它成了整架戰車的累贅,使得後來三號戰車無法有效率地作戰,不得不從前線退下來。

設計初期,德軍打算以三型坦克作為打擊敵軍坦克的武器,因此預定為它配備一門50毫米大炮。但當時德國陸軍的步兵被配上37毫米的反坦克炮(Pak 36),因此陸軍部認為三型坦克亦應一樣裝上37毫米的反坦克炮,所以把50毫米火炮的方案擱置了,但是這些安裝37毫米反坦克炮的三型坦克的炮塔環設計仍預留了換裝50毫米大炮的空間。早期生產的型號(A型至E型,以及少量F型)安裝由PAK36反坦克炮所修改而成的37毫米KwK 36 L/45炮,以應付1939年及1940年的戰事。但是在法國戰役的經驗顯示37毫米炮已經不敷應用,因此後來生產的三型坦克F型至J型都裝備上50毫米KwK38 L/42k 大炮而J型至M型都裝備上較長的50毫米KwK39 L/60型大炮以對抗敵人更佳武器和裝甲的戰車。

到了1942年,三型坦克作為主戰戰車已顯得落後了,因此陸軍部主力生產四型坦克,而繼續生產的三型坦克只作為支援用。在1942年
生產的N型因而配上75毫米KwK37 L/24低速炮(四型坦克早期AF1型所使用的火炮),以取代三號突擊炮

至於機槍方面,三型坦克A型至F型的主炮皆裝上兩支7.92毫米MG34機槍,以及一支在車身中的機槍。由G型開始則裝上一支同軸MG34機槍以及一支在車身上的機槍。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2010年的聖周五(救主受難紀念)

因為按照古老的傳統,聖周五要守齋,故此是日不以感恩祭方式,來紀念救主的受難。


救主受難的紀念方式,基本上是聖道禮儀、朝拜十字架,及領聖體。禮儀的核心,是宣讀若望福音所載救主受難始末。藉此,基督受苦死亡的事件,在某程度上,重溫和重現於會眾前。


禮儀約在下午三時舉行,是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時間。這是刻意的安排,在基督死亡的時間,舉行禮儀;我們並不單純紀念往事,而是該事件於此時此刻的真實體現。


聖奧斯定在一次聖周五講道中,很實際地說:「當我們重溫基督的苦難時,我們有如親眼目睹:他被釘在十字架上。」可以說,誦讀耶穌受難史時,我們如同站在十字架下的聖母,及耶穌所愛的那一位門徒,親身經歷耶穌苦難的事實。基督親臨他的聖言內,連同他受難至死的事實,也臨現我們眼前。



朝拜十字架,猶如繼續宣告基督受難及死亡。四世紀,在耶路撒冷,已有把海倫娜皇后(Empress Helena)所發現的十字聖木,於聖周五作公共朝拜的禮儀。埃格里亞(Egeria)記載:主教與民眾在真十字聖木前鞠躬,並親吻它。七世紀,在羅馬,真十字聖木的聖髑珍藏於聖十字架大殿(Basilica of the Holy Cross),於是便把耶路撒冷「朝拜十字聖木」的做法,引進於羅馬。要注意:朝拜的對象,不是十字架上的基督像,而是十字架聖木。


九世紀,羅馬開始在朝拜十字架時,詠唱「基督譴責」及「三聖頌」(Trisagion)。


a. 「基督譴責」給「朝拜十字架」加添人性的味道,讓我們深刻體會基督苦難的人性一面。基督在受難時,不發一聲譴責,也不出半句埋怨,他如同被牽待宰的羔羊,默不作聲;他溫順地讓人領他到十字架上,將他釘死。


b.「基督譴責」宛如一首詩;它並非表達基督的苦辱,而是表示我們的認罪。「基督譴責」是我們痛心地看見基督被釘十字架上,遂發自良知的自責。我們可以反躬自問:「我的救主,難道你得罪了我?你有什麼地方對不起我?你帶我出離埃及,從奴隸到自由,但我卻把你,我的救主,帶上十字架。」


c. 另一方面,「三聖頌」:「聖天主、聖而大能者、聖而不朽者」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它宣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天主,因而給「基督譴責」所形容基督被釘的人性一面,加以平衡。即使在這極度謙卑的時刻,基督從未停止作為天主子的身份。我們的信仰告訴我們,天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交出了自己的人世生命。


聖周五領聖體有著特別意義。這強調我們與在十字架上被撕裂及刺透的那位的身體結合。我們與基督結合,是為先分受他的苦難與死亡,才能分享他的光榮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