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拜苦路


進入天主教的四旬期,為了紀念主的犧牲,逢星期五會舉行拜苦路。拜苦路,是教友門熱心的敬禮。這敬禮,是仿效早期的朝聖者,往耶路撤冷,瞻仰基督受難的地方,體味救主為我們犧牲的愛情。


 


自初世紀起,熱心的教友己開始往巴勒斯坦朝聖。十二世紀,歐洲各國教友,往聖地朝聖更絡繹不絡繹不絕。他們回家後,依照在聖地看到的,做了一些紀念基督受難的亭子或紀念碑。十七世紀,方濟各會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大力宣傅拜苦路。1731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定十四處苦路及拜苦路的敬禮方式。十四處苦路的事蹟,布些載於福音,有些則屬口傳。


 


現在差不多所有天主教聖堂,都掛有十四處苦像,方便教友平日也可以瞻仰敬禮。也有不少地方,仍會設置戶外的苦路,特別是著名的朝聖地,而香港大嶼山神樂院也在山上設置了。另外有些地方,例如法國露德,更特別設計了病人苦路,好照顧病者的需要。總之,不論何種設計,都為幫助教友默想基督的苦難,激發愛主之情。


 


傳統定下來的苦路十四處,以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埋於墓中作結。今日,神學和禮儀發展,強調不應把基督的苦難、死亡和復活分開;死亡是過程,復活是最終目的。因此,現代苦嗆,多已加上第十五處,即紀念主耶穌基督的復活,使逾越的訊息更為清晰,圓滿的救恩過程更被彰顯。


 


有幸昨晚我抽了時間到聖堂參加拜苦路,再經驗耶穌基督的愛程,檢視自己平日的生活。


1 則留言:

  1. 有冇想去吓以色列行一行"苦路"

    回覆刪除